桥突然想起了长江上的造船厂。

    当时那造船厂差一点就落到自己头上,落到金陵了。

    可偏偏就失之交臂。

    现在仅仅是想起来,就觉得心好痛。

    把林易说的话仔细思考一遍,他叹一口气,决定往后退一大步。

    “我主动点,我们金陵占45%,你们占55%,这样的持股比例,你们不管是在技术,还是哪一方面,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我的要求不多,未来给金陵创造足够的就业,创造足够的税收就行。”

    “持股比例就这样定了,我想问一下,你如何解决设备问题,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要拿到省里面,这一点需要重点提到。”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难为无锅之炊。

    林易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他问江大桥要过笔记本,拿着钢笔,往江大桥的笔记本上添加内容,一边添加,一边解释:

    “当下,全球主流的芯片制程在40~45纳米之间。”

    “少部分企业可以制造32纳米和28纳米芯片。”

    “像英特尔,已经开始研制22纳米芯片。”

    “我们不需要追赶得那么狠,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让我们的场子立起来,让我们的货卖起来。”

    “所以,我们首要的目标,放在65~128纳米制程的芯片上。”

    “因为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芯片,主要就在这个区间。”

    “这些设备,国际上有很多,想要购买并不困难,而且我还有一个朋友,有他帮忙,搞点65~128纳米制成的芯片制造设备,并不困难。”

    林易口中的这个朋友,自然就是德米特里。

    以这家伙的贪财程度,走私几台用来制造芯片的设备,给自己赚点钱,这家伙应该会很乐意。

    眼界林易十分笃定,江大桥很好奇,好奇这位朋友的能量,张开嘴还没来得及说话,林易就先截住了他的话语:

    “别问!”

    “问就是阿美莉卡中情局调查的内容,人家可以不用管!”

    理清楚这句话,江大桥眼睛都瞪大了。

    早些年,他还年轻的时候,可是听过阿美莉卡和苏联对华夏的禁运。

    现在,苏联没了,阿美莉卡还在,阿美莉卡一直都在暗地里,对相关的设备厂商进行限制。

    在官方的话就是你买,我无所谓,在暗地里,审查的工作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