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刺鼻的气味迎面扑来——化肥的氨味、机油味,还有一股淡淡的霉味。

    “吴经理……这仓库面积有多大?”李哲往里瞅了一眼。仓库的面积很大,高度将近十米,光线有些昏暗,隐约能看到堆满的各种货物,外包装上都印着俄文。

    吴绍辉笑道:“多大?嘿,这个十号仓库不到八百平米,还算小的呢。”

    金百万好奇道:“这么大的仓库能装多少吨化肥?”

    吴绍辉掐指一算:“五六千吨没问题。”

    “嚯,够厉害的啊!”洪三也有些被惊到了。

    “哈哈,现在也没那么多化肥,这里面还装了不少其他农资,比如说农药、三轮车、拖拉机、木材等。”吴绍辉压低声音说:“你们想要啥,一会就能装车,办完手续后,下午就能拉走。”

    化肥和农药李哲肯定是要买的,至于购买的数量,昨天晚上,他和金百万、老李就商量过了。优质化肥和农药是好东西,但也不能买太多,毕竟,这玩意是有保质期的。

    超过保质期后,效力就会下降。

    另外,存储也是个问题,如果存储不当,容易结块、挥发,影响肥效。

    三人商量了一番,准备购置十吨化肥和300公斤农药。

    李哲将需要的农资种类和数量告诉吴绍辉,对方核对价格后,得出了这些货物的总价:化肥12000元左右,农药4000元左右。

    订购完农资后,李哲一行人继续往里走,见到了一排苏联农用车,有三轮车、拖拉机、收割机和大型货车。

    李哲现在还没有一辆农用车,随着蔬菜大棚种植面积扩大,以后肯定会需要农用车,农用三轮车和拖拉机都是要购置的。至于大型货车体积太大,李哲反而觉得实用性稍弱,还是轻型卡车更合适一些。

    李哲指着一辆农用三轮车问:“吴经理,这辆农用三轮车多少钱?”

    吴绍辉瞅了一眼:“这辆车是改装型,运货量大,比较少见,价格是4500元。”

    李哲又指着一台拖拉机问:“这辆拖拉机呢?”

    吴绍辉走近查看:“这是MTZ系列,马力比较大,通常都是在一万人民币以上。您要的话,给9500人民币就行了。”

    一旁的金百万拽了拽李哲,提醒道:“这种农用车还是买国产的合适,价格便宜,配件充足,也更适合咱们国家的运输需求。”

    吴绍辉笑道:“金同志说的不错。这苏联的机械都是'又重又大',别管是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