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鱼头、麻婆豆腐、爆炒河虾、水煮牛肉、水汆丸子汤。

    两人吃了一会,垫了垫肚子,李哲继续说:“二姐,您应该也看到了,这次罐头的利润比第一次少了一半,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少酸黄瓜和青刀豆这两种利润较高的罐头,所以我打算种植一些青刀豆和腌渍小黄瓜。”

    其实,不管沈亚楠是否能继续拿到苏联订单,李哲都会种植这两种蔬菜,原因很简单——他知道后世国内和“苏俄”的贸易关系会一直持续下去。

    即便二姐拿不到订单,其他人也会拿到,一样会优先收购这两种蔬菜制作罐头,他的菜种出来就不愁卖。

    不过,接下来李哲要说的就跟二姐有关了:“二姐,现在还有两种可以降低罐头收购价的办法,我想跟您商量一下。”

    “你说,我听着呢。”谁会跟钱过不去呢?沈亚楠也觉得这次的利润比之前低了不少,要不是李哲倒卖木材又赚了一波,利润只会更低。

    李哲说道:“第一种方法就是代加工,咱们提前在某个罐头厂订购一批罐头,尽可能降低成本。优点是比较省心,不需要咱们经营管理。

    第二种办法是租赁一家罐头厂,咱们自己生产需要的罐头,并且可以成立一家罐头公司,贴咱们自己的商标。

    优点是可以长期发展,把控品控和销售,成本也能降到最低。”

    沈亚楠想了想,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你倾向于哪种?”

    李哲右手食指敲了敲桌面,开口道:“如果说,您那位长辈只能拿到这一百吨的订单,做完这一百吨罐头订单咱们就不做了。

    那我觉得这两种都没必要考虑,咱们就像现在这样,做一笔生意,结一次账,分一次钱;

    如果做完这一百吨订单,下半年还能拿到订单,那六七八几个月,咱们就可以通过代加工生产罐头,这属于中期的发展;

    要是咱们能一直获得苏联订单,那就要谋划长期发展,可以考虑成立自己的罐头公司,租赁厂房生产属于咱们自己品牌的罐头。

    一旦罐头的品牌打响名头,后期可能不需要要再依赖外贸渠道也能盈利!”

    沈亚楠深吸一口气,微微蹙眉:“如果租赁一家罐头厂需要多少资金?成本会不会太高?”

    李哲答道:“现在的罐头市场行情不太好,很多罐头厂积压库存,资金断裂,已经停产了。他们找不到销售渠道,根本没有复工的可能。咱们租赁一家小型罐头厂不会太贵,只是需要花费一些心思经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