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很,你从哪弄来这么多?”虽说农业大学也有类似的种子,但多是用于实验,可找不来这么些。

    “托京城市蔬菜公司的朋友弄的。”李哲笑着往麻袋里指了指,“青刀豆种子 25斤,腌渍小黄瓜 5斤。您给算算,这么多种子能种多少地?能出多少菜?做成罐头大概有多少吨?”

    陈守耕从兜里掏出笔记本和铅笔,在膝头摊开就写。“腌渍小黄瓜娇贵些。理论上每亩用种 50多克,但发芽率也就 70%-75%,要保证每亩 3000到 3500株,实际得用 65-75克。”

    他的笔尖飞快地划着,“5斤种子……差不多能种三十多亩地。”

    “亩产呢?”李哲往前凑了凑。

    “亩产不算高,5000到 6500斤吧。”陈守耕在本子上画着圈,又写下损耗二字,“出口的商品果要求严,长度适中,不能有畸形虫眼,这样的能占 70%-75%,剩下的是次果。

    也就是说,一亩地能用的也就 4000到 4500斤。”

    他顿了顿,又算起罐头产量:“苏联那边的罐头多是 500克玻璃瓶装,加工时得去头尾、沥干水,腌制后水分还得流失 15%-20%。这么算下来,每罐大概得用 1.2-1.5斤新鲜黄瓜。”

    铅笔在纸上敲了敲,“一亩地能出 3000到 3500罐,三十多亩地差不多能出五十多吨罐头。”

    “那青刀豆呢?”老李在一旁听得认真,忍不住插了句。

    “青刀豆种子颗粒大,每亩得用 2.5-3公斤,也就是 5到 6斤。”陈守耕翻到新的一页,

    “25斤种子,顶多能种 5亩地。这东西水肥得跟上,现在咱主要靠人工除草和农家肥,亩产大概 1800-2500斤。

    去了损耗和水分,五亩地撑死出不到 3吨罐头。”他把本子递给李哲,“这都是理论数,实际还得看天看管理。”

    李哲看着本子上的数字,眉头舒展开:“我打算从村委会再租四十亩地,应该够用吧?”

    “差不多。”陈守耕点点头,喝了一口茶水。

    李哲把种子袋重新扎好,递给陈守耕,“这些种子您先保管着,等我把地租下来,咱再细商量种植方案。”

    陈守耕接过麻袋,沉甸甸的分量让他眼里笑意更浓:“我今晚就做个详细的种植计划。”

    两人又聊了几句,陈守耕拎着种子走了,脚步都轻快了些——这辈子还没大规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