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说说,问问他们的意见。”虽说他是大股东,有绝对话语权,但面上总得尊重其他股东。

    老李应了声:“我知道了。”

    ……

    数日后,万安镇驴肉馆。

    前段时间,万安镇罐头厂的谢厂长请李哲来这吃过一次,味儿不错,驴肉很正宗,他就惦记上这一口了。

    上辈子李哲就喜欢吃驴肉,但因为驴肉太贵,真舍不得买,一年也吃不了两次,越是这样,心里越惦记。这辈子有钱了,还不得好好解解馋。

    餐厅的包间里,就坐着李哲和镇信用社主任孙立国两人。桌上摆着一个驴肉拼盘,一个拌三丝,两碗驴杂汤,两个火烧。

    李哲拧开一瓶泸州老窖倒了两杯:“孙哥,咱哥俩先走一个。”

    “走一个!”孙立国端起酒杯,跟李哲碰碰杯,一饮而尽。

    一杯酒下肚,李哲夹了口驴蹄筋。别看就点了两个菜,种类其实不少,拼盘里有驴蹄筋、驴腱子、驴肉、驴板肠,都是好东西。

    李哲喝了口驴杂汤,开口问道:“孙哥,最近去信用社贷款的人多吗?”

    “多啊,光是你们村以建大棚名义贷款的就不下十个,不过都被我挡回去了。”孙立国放下筷子,一脸认真地说,“这事咱还得好好合计合计,尽可能缩小贷款风险。要不信用社高层不会允许大规模放款,要是出现大规模烂账、坏账,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对于李哲要组织农户贷款建大棚、种植大棚蔬菜的事,孙立国是乐见其成的,这对信用社来说也是好事,但同样意味着风险。

    关于这个问题,他之前和李哲讨论过,只是当时说得笼统,没有详细的计划和措施。

    孙立国伸出两根手指:“其实说到底就两个问题:一个是大棚种植技术,种植户是否有能力种出反季节蔬菜,是否能偿还贷款;

    第二个是村民可能借着建大棚的名义贷款,随后把贷款挪用,比如消费或其他投资,导致大棚没建成,失去还款来源。”

    李哲来之前都想好了:“技术方面简单,只要种植户跟四季青公司签订蔬菜种植与收购合作协议,公司会定期培训,平时也会去地里指导,保证大棚蔬菜正常生长。”

    见孙立国点点头,李哲继续说:“贷款去向问题,以四季青公司名义监督不太合适。

    种植户贷款前,可要求他们先加入‘大营蔬菜合作社’,以合作社名义监督贷款用途。

    贷款不一次性发放,按大棚建设节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