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客?”李哲愣了下,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唐经理,这话怎么说?”
唐德民轻叹一声,身子往前倾了倾:“是这么回事,我们长城饭店的蔬菜供应,除了京城市蔬菜公司,还跟国营农场有合作。
您也知道,那些农场家底厚,早就搞起了育苗棚,虽然比不了您的冬暖式大棚能越冬,但育苗早,蔬菜成熟期也比普通应季菜早不少。”
他说着,抬眼打量李哲的脸色,见对方只是静静听着,没什么异色,才继续说:“昨儿有个农场的负责人找我,说四月下旬他们有一批菠菜和生菜要上市,问我要不要订,还报了价。”
李哲端着杯子的手顿了顿,眉头微微蹙起。
这事有些突然,但细想也在情理之中——朱益民都能搞出育苗棚了,国营农场资源更足,怎么可能没动静?
“那家国营农场的报价是多少?”李哲放下杯子,语气平静地问,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菠菜和生菜都是两块钱一斤。”唐德民没隐瞒,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李老板,我跟您合作这阵子,您的菜新鲜,送货也及时,我心里是愿意继续跟您拿货的。
可我毕竟是酒店的采购经理,得对成本负责——要是价格差太多,我这边也没办法跟上面交代,您体谅体谅。”
李哲手指在桌布上轻轻划了两下,心里飞快算着账:价随市走,以前只有他一家反季节蔬菜,价格自然定的高。
现在育苗棚的蔬菜出来了,蔬菜多了,价格也会降。
蔬菜的价格波动本就大,根据季节的变化、市场的行情有涨有降本就是常态,也是李哲为何一直要发展生态产业链的原因。
没等唐德民再开口,李哲已经有了主意,抬头看着他说:“唐经理,您也是实在人,我也不绕弯子。这样,这个月从 21号开始,我给您的菠菜和生菜,按一块九一斤算,您看成吗?”
“一块九?”唐德民眼睛一亮,当即竖起大拇指,
“李老弟,要不说您是做大生意的人呢!这做事就是敞亮,够意思!”他本来还担心李哲会讨价还价,没想到这么干脆。
李哲的出菜价比国营农场更便宜,他这个采购经理也不会夹在中间为难了。
谁会不乐意跟痛快的人做生意?笔趣阁_www.bqg13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