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甚至能组建乡勇民团。

    小五道:“俺要回去问问掌柜。”

    第二日小五就给徐晨带来一把全新的燧发短枪道:“这是掌柜让俺带来的,说是送给您的。”

    徐晨兴致勃勃接过燧发短枪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其他东西他还会推辞,但火枪在关键时刻真可以救命的,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东西。

    不过拿人手短,接下来的时间即便小五不催,徐晨也在奋力写稿子,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连爱睡的懒觉也不睡了,早早的起来,在小五过来之前就能写下上千字稿子。

    毕竟他只是把自己脑海当中的东西搬运出来,不需要思考,只是毛笔字写的太慢了,限制了他写作的速度。

    就这样连赶了十日,《英雄记武侯篇》完成。

    但在徐晨赶稿子的这段时间,高家寨村民脸色却变得越来越难看了,这一个月白天的气温越来越高,但却没有下雨,甚至连小雨都没有,村口的小溪水量已经减少了一半了,无数小鱼在水坑当中跳跃,村里的小孩欢呼的把这些鱼抓起来,然后插上木棒烧烤。

    但村里的大人脸色却是一日比一日难看,这连七月都没有到,水位就下降了这么多,到了八月眼前的这条小溪会彻底干枯,到时候他们用什么来浇地?

    所有人都明白一场大旱就在眼前了,大家都在拼命救庄稼,但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田地被炽热的太阳烤干。

    有村民甚至绝望了,干脆不救田,一日只吃一顿稀粥,减少全家减少活动,想要靠这样的方式硬抗过这场旱灾。

    徐晨是整个高家寨,甚至是整个米脂县最后一个意识到旱灾的人。毕竟后世他是一个城里娃,旱灾对他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

    在城市除非是太热,要不然对他来说,不下雨的天就是好天气,很多时候他都是看新闻才意识到自己家乡已经干旱大半年了。当他看到田地蔫巴巴的麦苗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崇祯元年,米脂才闹旱灾,这还差两年时间。”徐晨难以理解眼前的情况了,他查到的资料明明没有记录几年有旱灾。

    天启五年(1625)六月,延安大风雪三月,济南飞蝗蔽天,秋禾荡尽。是年大饥,致人相食。

    徐晨脑海当中好几个数据都说延安六月飞雪,但他看着挂的高高的太阳和看不到一片云彩的天空。

    “网上的数据也骗人,现在外面的温度最起码有30多度,你说延安六月飞雪,你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