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巡夜的警卫,有年老的渔民和工人。

    五神既是宗教信仰,同时也象征不同的阶层与职业。

    每种信仰都会形成各自的社交圈子,通常选定一种信仰后,就终身不变,不过也有例外。许多年轻人信仰五神中代表勇武的战士,但等到年老力衰,就会转向老者信仰。

    此外,官吏们,尤其是非贵族出身的官吏,不被允许信仰圣父,故而只能投向老者,商人也是同理。

    教师群体信仰老者是一种传统,应聘了教师职位的平民,大多会选择改信。

    克宁帝国作为老牌工业国,从上世纪开始推行八年制义务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产线工人。

    随着几次改革运动,公务员选拔从贵族指定改为了考试选拔,学校教育就成为平民最重要的晋升路径。

    石塔镇只有小学,三名男教师负责上百个孩子的教育。每个周四的上午,石塔镇小学都会放假,因为老师们都去教堂了。

    在教堂里,不论平时的身份差距,此时的老者信众都能相对平和地交谈。

    官吏们都是在为贵族服务,或许平时严肃刻板,但此时在教友面前却不显得盛气凌人。

    教师们和年长固执的老水手谈论历史,微笑附和着老家伙们的吹嘘。

    商人和巡夜的警卫探讨治安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发生盗窃案件。

    有趣的是,盗贼的庇护神也是老者,说不定这些小偷就混在集会人群中听别人怎么防备他们。

    大家分享着见闻和趣事,教徒集会也是一个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每个圈子都有所谓的内部消息,轻易不会流传出去,想知道就只能融入圈子。

    祭司在讲经台上环视教众,距离礼拜开场还有一段时间。有几位教友缺席了,有人外出,如老街当铺的老板去了洪都;有人生病,年纪最大的教师已经卧床好几天了。

    另外,他也没见到灯塔管理员的身影。

    按理说,新教友不应该在第一次教众集会迟到,会给教友留下不敬神明的坏印象。

    祭祀看了看窗外的浓雾,心想这也是职责所在,有些遗憾在所难免。

    “守夜人来不了吗?”有信徒询问,新教友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人物。

    “看看这浓雾吧,没有灯塔指路,海上的船只都得迷路。”老水手大声说,“他不来才是对的。”

    “他无疑是合格的守夜人。很少出门,从不沾惹麻烦。老提姆走后,我看没有人比他更合适。”酒馆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