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还是一个小孩子。

    就算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她也能立刻补救回来!

    他还是一个孩子啊……

    第二日的北京城下起了雨。

    余令觉得自己若是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北京今年开春以来的第一场雨。

    快到五月下春雨.....

    所以,今年春种一定会出大问题。

    北京城笼罩在一片雾气里,分不清是远处来的沙尘,还是蒙蒙细雨。

    不过却让北京城多了几分美感。

    远处皇宫的飞檐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庙。

    余员外牵着驴,余令和闷闷坐在驴背上,三个人并未朝城里走,却一直朝着正阳门外的城外出发。

    “来福知道今日要做什么么?”

    余令摇了摇头:“不知道!”

    余员外笑了笑,颇为开心道:

    “家里的人太少了,一个门房既是看门喂养牲口的,又是看家护院的!”

    “现在你住进了东院,等到五月一到我就忙,隔三差五的回不来,所以今日是准备去城外挑几个看家护院的!”

    “城外?”

    余员外知道余令想说什么。

    城里就有“人才交流市场”,那里有奴隶买卖,为什么却要走这么远去城外挑选。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在细雨里,在五城兵马司懒散的注视下,余员外带着余令和闷闷光明正大的走到了正阳门。

    经过高大的城楼、箭楼及瓮城就算出了城。

    (pS:正阳门1946年还在,网上还有照片,后来给拆了。)

    在走出城门的那一刻,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人。

    他们蜷缩在城墙下,这一堆,那一堆。

    这个余令很有感触。

    不挤着抱团取暖,体弱的,年老的必死。

    这些都是流民。

    余令先前就听人讲过,别看朝廷的宁夏之战,朝鲜之战,播州之战取得了大胜,但也耗光的国库。

    国库没钱了,百姓活着就更难了。

    这些流民只是一部分,只是京城周边的百姓,外地的还来不了。

    脱离户籍所在地,这么大一帮子人,当地衙门就能以流寇给他们办了。

    如果都这么跑,来年怎么完成税收。

    户籍,就是大明税收的保证。

    (pS:《明史.食货志一》记载:“太祖籍天下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