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一样缠绕在南山腰间。

    余令打着大大的哈欠爬下阁楼。

    在这个家就别想睡懒觉,厨娘是有了孩子行动不便,于是陈婶立刻接班,她起的比厨娘还早。

    饭好了。

    今早的饭是干饭,实实在在的干饭,来自汉中的大米,是老爹昨日和顾全商量生意回来后从长安买的。

    因为今日要干重活,所以要吃干饭。

    家里多了五个饭桶。

    余令牵着闷闷坐在门槛上,望着五个帮忙搬家的人有些郁闷,这五个人太能吃,只要有吃的他们能一直吃。

    老爹虽然有点存钱,但如果养这五个人……

    如果不是有了煤石的生意……

    以后就够呛。

    这五个人赶走了一次,回到武功军屯后不知道说了什么,然后这五个人又来了,赶都赶不走了。

    他们说他们受军令来此,再回去就杀头,然后跪在门口就是不走。

    五个汉子捂着脸在那里哭.....

    如此,还能怎么办?

    今日是搬家的日子,闲了一日的五个人终于找到了活,终于觉得自己不是干吃饭不干活的人。

    也不用他人帮手,他们自己就忙碌了起来。

    他们很是不理解,这个家不大,为什么书这么多,全是书,还有那种鬼画符一样的书。

    他们先前还担心来了这里住在哪里。

    昨日去新家看了之后,只觉得自己目光太短浅了,再来一个完整的小旗队伍,家也住的下。

    他们五个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屋子。

    新家余令昨日去看了,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顾全的手一划,不但划了一个大宅子,还划进去一个野湖。

    这个野湖可不是曲江池,也不是芙蓉园,而是黄渠在这里聚集的水。

    余令昨日看完大雁塔后特意的去看了曲江池,去找了芙蓉园。

    可惜自安史之乱后就荒废了,宋代已完全干涸,如今成为了麦子地,也不知道归于谁家。

    史书上记载的胜景,已经看不着了,也找不到了。

    如今只剩下大雁塔在坚挺,陪伴着大雁塔的还有那依旧在提供着灌溉和供水的黄渠。

    余令的新家就坐落在两者中间。

    宅子很大,比在京城的四合院都大。

    顾全说先前是一位盐商的府宅,他跟老爹一样信佛,所以就把家安置在这大雁塔附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