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不下去,如果不修整沟渠,一旦大雨来了……

    南乡韦曲里就会再次变成汪洋。

    余令如今也在忙。

    自从把家里的土豆种下去后,余令就去了高知府的菜园。

    如今菜园被余令收拾得干干净净,光秃秃的草都没长。

    高知府在这过去的一个多月也没闲着。

    他找的人拼命的解释他当初只是开了一个玩笑。

    说他并未折辱朝廷官员,并派人说余家包藏祸心。

    开始的时候大家很喜欢听,现在大家都觉得烦了。

    余令带着妹妹在长安收粪水大家有目共睹,干活那天城里的官员,员外可是一起去看了。

    小小的一个人,挑着水左摇右晃,那还是假的?

    大家也只听说过大的欺负小的,从未见过小的欺负大的。

    知府和余令谁大,大家都一目了然,那么多人都看见了还有假的?

    在长安人眼里余令是弱者,弱者欺负知府,这听起来就不对。

    这不是把所有人当作鸹貔来耍么?

    现在还被人知府折辱呢,让余令给他打理菜园子。

    大慈恩寺的小和尚在长安化缘,家家户户都去了,唯独越过了高家,这件事又成一件让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余令如今的生活依旧规矩。

    早晨去帮知府菜园拔草,等到太阳升起,热了起来之后就回家读书,等到傍晚就去自家地里看土豆。

    唯一的遗憾是这几日茹让没来,让想显摆土豆的余令没有了显摆的对象。

    闷闷这几日也闷的慌,因为茹慈姐姐也没来了。

    茹让这两日不是不去找余令,而是忙着收拾屋子,昨日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信,这几日有贵客要来。

    这贵客有多贵茹让不知道。

    茹让只知道信件的封漆盖得是仪鸾司的大印。

    这信若是旁人看到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仪鸾司是什么。

    问题是茹让明白。

    锦衣卫的前身就是仪鸾司,设立于洪武十五年,来人是锦衣卫啊!

    知道这些的茹让如何不怕,他甚至都不知道家里在京城有亲戚。

    自己家竟然在锦衣卫有亲戚。

    朱县令也知道,知道消息后他还不如茹让,接连喝了三盅酒才回过神来。

    洪武四大案,嘉靖年的盐税案,倭寇案……

    这每一件案子背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