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虎走后也并没有闲着。

    余令送来的蜀锦他大部分都给了刘淑女,剩下的一些就是专门留在这个时候。

    小老虎今年准备不送钱。

    改送蜀锦。

    这东西好,堪比金银不说,还带着好彩头。

    用蜀锦送人既不会如金银那么显得市侩,还不用偷偷摸摸的。

    最难得的是收礼的人很喜欢。

    他得了这个礼,就可以再包装一下,送给他需要去送礼的人。

    在宫里宫女、内侍用不着,但用这个来巴结主子......

    就没有比这个更好的。

    望着宫灯高高挂起,小老虎带着蜀锦朝着老祖王安的住所走去。

    等问安了老祖,他就准备去看干爹曹公。

    宫里开始张灯结彩,余家也热闹了起来。

    ……

    九月的土豆大丰收,虽然多是留下来做种的,但大家都不是傻子。

    只要明年再熬一年,后面就真的能吃饱饭了。

    余家有了佃户,大门有了进进出出的人,家也有了些大家族的味道。

    去年是大家“投献”土地给余家后第一年。

    如今临近年底,各家各户都准备好了应该给余家的那一份粮食。

    准备在新年来临之前把粮食给余家送去。

    过年不欠债,欠债不过年,这是老话。

    不论平日自家过的怎么样,这个道理大家还是懂的,东家的这一份不能少。

    核算完今年的煤石收益后余员外开心的伸了个懒腰。

    今年的煤石收入比去年好多了。

    四月份买矿石,造大炉子用了一大笔钱,本来以为存不到钱的。

    没想到如今还存了不少。

    听着院子里陈婶的大嗓门,余粮轻轻地合上账本。

    余令也就走了三个月,自己也就统计了三个月的收入和支出。

    这点账目,怎么能这么累呢?

    自己儿子在的时候三两下就弄完了,感觉是那么的轻松简单。

    怎么一到了自己这东西就这么难的?

    苦笑的余员外觉得还是卖布简单。

    四五个伙计,一个账房,卖多少心里有数。

    不像这做煤球,运煤球,卖煤球,全部加起来一千多人。

    “唉,来福啊,爹当初就不该心软让你走的!”

    听着老爹在念叨哥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