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看是谁。

    传胪就是殿试放榜,照例是要举行仪式。

    如今皇帝躲在养心殿里,所以今日中极殿内依旧是象征着国本的太子“主持大局”。

    中极殿原本叫做华盖殿的。

    因为嘉靖年间的"大礼议"之争,嘉靖给改了名字。

    他不光改了一个,三大殿都改了,成了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如今学子在等着,殿内的人都忙着。

    按照礼制,皇帝和群臣要先到文华殿,读卷官东西序立,各持一份试卷, 按照官职开始读卷。

    一般只读三份,过个场的意思。

    这三份其实就是定好的鼎甲人选,只不过没排名。

    读卷结束,读卷官们退门外候旨,皇帝这个时候就御笔排名。

    这个仪式很重要,京城里所有的文职官员都会参加。

    被皇帝排名那就是天子门生。

    不但彰显着金榜题名的荣光,也代表着皇帝对人心的收买,这个过程没有君王会舍弃。

    可大明自从嘉靖后……

    这种大日子基本就看不到皇帝了。

    如今,这个流程成了皇帝画圈圈,算是钦定了。

    今日读卷官在太子面前按钦定的一、二、三依次拆卷。

    这个卷是大卷,卷里有很多人,这就是一甲进士名单。

    同理,随后的二、三卷就是二甲,三甲。

    这个时候没有不中第的,参加殿试多少人,这一二三甲就有多少人。

    别看都是进士,这里面也是有区别的。

    一甲叫进士及第,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叫同进士出身。

    直白的来说。

    一甲进士及第直接授翰林院官职。

    二甲为庶吉士,用余令的话来说就是翰林院实习生。

    考察一段时间后优秀的留为编修,不好的为地方官员,这个时候拼人缘,拼座师,拼家财。

    三甲,就是充任地方官员,拼的更狠。

    不是成为进士就能当官,还得侯官,有了官位还得选一下,最怕去九边。

    “请太子用印!”

    朱常洛深吸一口气,他连一甲的三人是谁都不知道:

    “用印!”

    随着太子的话落下,尚宝司的掌印太监在黄榜上用印,盖了掌印皇榜就传到了翰林院。

    钱谦益望着皇榜上的第一人深深吸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