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的地域关系在官场上有着极强的团结力。

    再加上秦人“乡党”观念本来就深入人心。

    这种关系比江南那边地域关系更牢固,也更可怕。

    因为长安这边是三边之地,对着一百人敲一棍子,最少三个军户。

    江南多水患,大明每年派人,派官,给钱去治理,可效果确实一般。

    嘉靖四十一年状元申时行一去。

    他就把水利的这个事情做成了。

    因为他是苏州人。

    山东盐税改革一事从嘉靖初年吵到万历二十一年。

    这件事比修水利更难搞,盐税改革会涉及无数的大商,无数人的利益。

    这里面掺杂的利益涉及黑白两道。

    朝廷派去了无数的干吏,事儿没办成不说,还把自己搞的灰头土脸,连最基本的政务都没做好。

    万历二十二年的探花赵秉忠去了。

    他正常推动盐税改革,无数能人做不成的事情他给做成了。

    因为他是山东籍,是山东省出来的探花,因为他是鼎甲。

    你是哪里考出去的,你自然就是当地所有利益的“代言人”。

    比如说如今朝廷里的齐党,昆党,浙党。

    他们在朝廷里通过同年、同乡关系形成以地域为纽带联盟。

    如今余令成了状元。

    今后,在西北这一块,余令就是所有人的代言人。

    别人干不了的事情余令可以干,别人解决不了的矛盾余令可以解决。

    万事有利弊,万事分阴阳。

    余令状元的身份能让余令高高在上,但巨大的风险也因为他的身份而来。

    他要跟其他派系去斗,去争。

    肥料就那么多,没有人愿意拱手相让。

    如今就算布政使再派人来,只要余令不愿意,下面的官员可以对布政使的政令阳奉阴违了。

    也就说可以架空他在长安的权力。

    这就是状元的能力。

    沈毅很清楚,如果余令愿意对他动手,他在长安这块也会寸步难行。

    如今的余令有这个能力。

    沈毅明白,这也是南人为什么越来越强的根本原因之一。

    望着余令夫妇沈毅咧着嘴笑了。

    他以为余令变了,就目前看来是自己变了,余令还跟以前一样。

    “沈公,我准备明日去看你的!”

    “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