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没脑子是不对的。

    他们想立功,想在人前显贵,但又不想吃太多的苦,他们选择了马林。

    因为四路大军杜松是主力。

    苏怀瑾等人也知道主力要承担敌人更多的火力。

    所以,他们就选择了作为第二梯队的马林部。

    一旦大战起,他们跟着马林就能混功劳,还不丢人。

    也正是这个决定救了他一命。

    三月初一杜松率领明军主力提前到达指定地点,没有选择等待马林的大军到来,而是选择了先上。

    因为他携带了大量的火器。

    也许是真的天不佑大明,在中午的时候天降大雾,他携带的火器的威力根本就没有发挥出来。

    总兵杜松、总兵王宣、原任总兵赵梦麟全部阵亡。

    三月初二,代善和努尔哈赤带人开始对北路军发起进攻了,苏怀瑾等人就在其中。

    也是这个时候……

    他们才知道主力全军覆没。

    在这一战里,吴墨阳胸前被划了一刀,鹿艺泽等人不愿意跪地投降被杀,陈默高他生死不知。

    余令听后叹了口气。

    苏怀瑾口中说的生死不知是他没有亲眼看到他死。

    为了给自己一个可以接受的安慰和期盼,他希望他活着。

    余令觉得凶多吉少,这算是失踪了,一般来说失踪就等于没了。

    而且是尸骨无存。

    这些人都是和自己过命的交情,在京城一起抄家也相处的愉快。

    哪怕在城外杀家奴这个事他们没来......

    余令也不会怪他们。

    就如茹让所言的那样,人一旦有了家,有了孩子,身上就多了一道枷锁。

    这个锁能锁住英雄气。

    京城什么都缺,但就是不缺官。

    两人在沈阳城休整之后就朝着长安而来,苏怀瑾不是不想回京城,而是他不敢回。

    他不敢面对死去兄弟们的父母。

    他觉得若不是他的一时兴起就不会……

    从沈阳休整之后他就出发了,路过京城的时候写了一封信,犹豫了许久,他还是不敢回。

    大明的九边拥有最密集的驿站和最快到达京城的路线,两人就按照这个路线往长安跑。

    从三月初,走到了四月底,接近整整的两个月。

    “粥好了,混着咸鸭蛋一起吃,吃完了之后睡一觉,醒了之后喊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