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你“够格”了才上,而是因为“刚好有空缺”或是“有人拉你。

    金子是会发光的,但前提是有人知道你是金子。

    咸宁县就是当初的万年县。

    万历三十年的时候咸宁县的县令去世以后就再没有补充新的县令来上任。

    自那以后,咸宁县的政务就由长安县来管。

    长安县衙门缺人缺的厉害,里面的官吏衙役还一次管两个县。

    管就管了,涨个俸禄也能说的过去。

    问题是不但俸禄没涨,后面的俸禄还不发了。

    官员没有朝廷的俸禄,他们就会默许底下人的孝敬。

    如此一来,那些衙役就成了吸血鬼,想着法子搞钱。

    学好需要一辈子,学坏只需一瞬间。

    长安便成了这样,周边的几个县自然开始学模学样。

    在这种的风气下,百姓的日子就不用想了,再加上天灾……

    一个好好的天府之国险些活成了地狱。

    余令安排王辅臣去做这个事,就是想把咸宁县的班底补充起来,减少长安县衙门的压力,让彼此有个监督。

    没有人愿意做两份工只拿一份的工钱。

    “第二件事很简单,夏收在即,田赋在即,看好手底下的人,只要有人淋尖踢斛,我就把他的脑袋当球踢!”

    众人闻言赶紧点头称是。

    在这个职位随时变动的特殊时刻,这衙门的所有同僚都是自己的竞争者。

    今日能来这里开会的,那都是可以成为各县的县丞和主簿的。

    “第三件事,从今日起,衙门官文要进行改变,要以简单明了为目的,做什么,做的怎么样,结果如何……”

    余令的话让众人露出笑脸。

    余令早都想改变衙门的工作公文汇报了,这个正合心意。

    如今的衙门公文制度可归结为三个字:繁、长、臭。

    繁,是指做什么事都要写个公文汇报下。

    长,是指公文写的长篇大论。

    一个田赋税,直接写多少户应该收多少就行,官员偏偏不这么写。

    他们还会写心得体会,还要咏一下来展示文学。

    朱元璋当初为什么打刑部主事茹太素,不知道的人以为是老朱暴躁。

    真实情况是换谁来他都得火冒三丈。

    中书郎中王敏立读他的折子,读了一万七千字只说了五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