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才也知道余令来了。

    他的身份和陈默高不一样,陈默高只知道余令来了,王秀才还知道炒花跑了。

    不但跑了,现在他们新的首领有意和大明接触,想拿回那些脑袋。

    这件事让建奴八旗的旗主很生气。

    他们先前利用炒花背刺大明守将马林与其五大营达成了同盟。

    承诺护佑他们,共进退来防止大明的报复。

    建奴在和他们建立同盟的时候也有算盘。

    如今的建奴人多了,将士也多了,如今的建奴缺马,缺钱,缺粮食,炒花要得必然的有诚意……

    如今倒好,被一个叫余令的无名小卒打的往北跑。

    王秀才现在很骄傲。

    自己当初教的学生来辽东了,仅仅用了一战,就让女真八旗记住了他的名字。

    今日的八旗议政又开始了。

    王秀才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也混进了议政会议堂。

    在这里他没有任何发言权,他的任务就是记录八旗议论的话题。

    记录完了会有人拿走,美化一番后再抄录。

    王秀才的字写的很好,这些年又学会了女真文,负责记录,负责抄录。

    如今的他有点像是史官的角色,但却不是。

    因为,他写的东西必须按照建奴要求的来。

    每一次写这些东西王秀才都很煎熬,建奴在通过文化来丑化大明。

    什么乞丐皇帝,什么蟋蟀皇帝,道士皇帝……

    每一次写这些的时候王秀才的手都在抖。

    史料评价一个帝王要多看功德而不是私德,就如论迹不论心一样。

    可建奴要求的不是这样,大明皇帝的功德一笔带过……

    私德却要大书特书。

    虽没有明确的给大明皇帝起各种外号,但记载皇帝私生活的那些事不就是欲盖弥彰么,皇帝就不是人?

    王秀才知道建奴要做什么,这是在丑化明朝。

    建奴曾作为大明先前的臣子,他们在给叛逆的他们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他们在图谋天下,他们若是成功了,今后的读书人怕是……

    怕是不知道洪武爷收回来丢失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怕是不知道洪武爷收回来了自唐后就失去了,和中原中断七百多年的云南。

    怕是不知道驱除鞑虏,让三等人的汉家儿郎重新当人。

    大秦一统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