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一件事,但在这个事情的前提就是皇帝得听他们的话。

    如果朱由校不听话……

    在臣子的眼里那就是“君王任性妄为,当谏,当劝之”。

    就会以皇帝年幼的理由来规劝皇帝走正道。

    那朱由校这么久以来做的这一切都付诸东流了。

    “右庶,在这皇宫外,像我这么大的都在做什么?”

    “他们啊,做的可多了,像陛下这么大都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娶妻生子,在为自己的家努力拼搏!”

    “九边之地的百姓是不是活的很难!”

    “很难,不但要承受劳役,还要承担边军的粮草,一年到头忙下来家里如果能剩下点什么那就是大喜事!”

    “大嘴跟我讲过,他说第一次跟你来京城的时候他十五岁!”

    “他这个人很不错,性子很直,没心眼,陛下要是用他就不能让他去需要耍心眼的地方,校场最适合他!”

    “我安排他掌管宫卫!”

    “你就不怕臣子说?”

    “怕啊,只要我不承认,他们就没法了,天下姓朱的又都不是皇室的人,朱燮元也姓朱,他也不是朱家子弟。”

    提到了朱燮元,余令忍不住道:

    “陛下,奢安问题很大么?”

    “很大,派出去的官员鱼肉百姓,对当地的土司们也轻视,稍有不从就把改土归流这把刀高高举起。”

    “那里流官多,他们呢?”

    朱由校呵呵一笑,淡淡道:“就不该要什么流官,土司是世袭,凡世袭者必向流官上私纳黄金已为不成文之陋规!”

    余令低头不语。

    大明这么大,可官员的做法却又出奇的一致。

    奢安之乱其实就是大明的官员逼出来的。

    当初奢崇明与奢崇周争夺土司之位是内部事。

    他们无论打的有多狠,那对朝廷都是利好的。

    结果就有大聪明觉得自己很厉害,永宁总兵郭成、马呈文竟然利用双方混战之机把这两人的家给偷了。

    奢氏九世积财,被搜掠一空!

    像什么改土归流,流官贪污其实都是点缀,家被掏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就等于大明人抢大明人,直接破坏了自大明立国以来对边境之地的安排。

    朱由校望着沉思的余令,轻声道:

    “先生,如今延绥、甘肃、宁夏,晋地盗匪不乱,我……我想让你去镇压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