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么?”

    “问了!”

    “你咋说的!”

    “我没咋说,我自然不乐意了,客氏要是出宫了,我一定找人弄死她,我有我哥托底,她有什么?”

    “他有儿子!”

    闷闷面带嗤笑,想着疼爱自己的大哥说的话,闷闷闭上了眼。

    有儿子又能如何,先试试看能不能活着吧!

    闷闷休息了一日又进宫了,余令也要进宫了……

    月底的朝会开始了,作为辅国之臣的叶向高站了起来,出队列陈述今日需要商议的主要的几件大事。

    帝师之一的袁可立睁开眼看着余令。

    上一次朝会他因身体不舒服没来,他不是故意请假的,而是真的年纪大了。

    如今的他六十多了。

    余令也在偷偷的看袁可立。

    叶向高讲话吸引了余令的注意力,两人眼神对视因此而错过。

    待记住了余令的脸,袁可立闭上了眼。

    叶向高说话真的很啰嗦。

    第一件事就是奢安叛乱。

    他说这一次叛乱的根源就是当地土司不尊教化,部分流官胡作非为导致的。

    平叛需要钱,可粮饷的钱多用于辽东。

    第二件事就是林丹部岁赐的问题。

    内阁群臣商议的意思是联蒙抗金,可做好这件事的前提是岁赐。

    林丹使者说了,先给岁赐,再谈抗金。

    去年秋,监军王猷带着四千两白银出使察汉浩特,林丹汗称病不见,借此来提高价码。

    第三件事就是余令的军功问题。

    内阁众人认为余令该进翰林院,在里面积累资历,三五年之后外放为乡试主考或学政。

    最后,根据能力授予学士之职,入内阁参与政事。

    这个流程没有一点的问题。

    不但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是所有官员都羡慕的升迁通道,这个升迁属于历年鼎甲特有。

    非鼎甲不入内阁是官场潜规则。

    钱谦益如今就走到了第二步,他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

    一旦他归来,不出意外的话就会参与修撰《神宗实录》。

    不要看这只是一个修书的活儿。

    这个活儿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修书来接触大量宫廷档案与政务机密,走到这一步等于走到了权力的核心层。

    叶向高想把余令留在京城。

    第一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