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当值也可少奔波。”

    天子要赏赐两进宅院,可两进宅院多了去了,具体挑哪一处就是司礼监决定。

    这司礼监既给陈砚示好,陈砚自是接着,又拱手:“多谢内相大人。”

    将内侍官送走,门关上后周既白便高兴道;“京城居大不易,如今有陛下赐的宅子,你不需再花钱了。”

    这两日周既白还在暗暗惋惜自己没压陈砚为状元,亏了六千两,今日这宅子就都补上了。

    他虽不知槐林胡同的宅子是何价,想来临近皇城必定不便宜,或许有钱也买不到。

    杨夫子欣喜道:“天子赏赐,是极高荣耀,某些人要掂量掂量了。”

    恩荣宴上的事陈砚并未瞒着夫子和周既白等人,如今他们在京中,自当处处小心,若隐瞒了或被人算计。

    杨夫子和周既白等自是为陈砚叫屈,猜想是因首辅徐鸿渐,那些人方才冷落排挤陈砚,如今陈砚有天子撑腰,那些人便后悔去吧。

    天子赏赐之事很快传开,不过两日就到进士们耳中。

    不少人暗暗心惊,待到在鸿胪寺碰上陈砚时,不少进士便热情与陈砚攀交情。

    新科进士们要上表谢恩,便要去鸿胪寺学礼仪。

    于陈砚而言,写贺表实在轻而易举,何况他平白得了一处大宅子,对圣人正是感激的时候,这贺表写得实在情真意切。

    礼部官员审核完,只感叹不愧为三元公,连贺表都写得如此感人。

    谢恩后,状元郎陈砚还需领着同科进士拜文庙,立碑提名。

    进士碑立于国子学中,碑石上依照名次,将新科进士们的名字一一排列。

    第一甲第一名,镇江东阳平兴县陈砚

    第一甲第二名,江启安阳庄树县柯同光

    第一甲第三名……

    此碑立于此,世世代代受学子膜拜,便是身死,千百年后依旧有人看一眼碑石便知某科某人高中进士,于士林中不亚于名垂千史。

    至此,殿试流程方才结束。

    休息几日后,新科一甲进士就要入翰林院,其余士子则各自前往九卿衙门观政。

    陈砚就是趁着那休息的几日搬的家。

    一入新宅,方知宅院之大,四人光是洒扫就花费了两日。

    再将该采买的置办好,鲁策便要离京了。

    陈砚于李景明等一同相送。

    鲁策一见三人,心中就涌起万千豪情。

    好歹他也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