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一一应着,与这些乡绅商贾可谓宾主尽欢。

    如此轻松气氛下,就有商贾问道:“不知这松奉何时开海?”

    此言一出,众人的说笑声便是一停,一个个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往坐在上首的陈砚身上飘。

    这才是此次饭局的真正目的。

    一旦开海,其中蕴含的利益太过巨大,凡是商贾无不想分一杯羹,如今看陈砚就犹如看财神爷。

    陈砚虽早已知晓此宴的目的,真听到有人问了,还是不由感叹这些商贾消息之灵通。

    腊月十二朝考,十三出结果,他十五就离京,船一路不停至此,这些人竟已得了消息,怕是朝考结果一出来,传递消息之人就离京奔向整个宣州了。

    心中如何想,面上依旧从容:“待本官赴任后,先要组建市舶司,还需稳固边防,打造潜龙岛,恐需花费不少时日。”

    众人听得心里直打鼓,心中暗怪那人沉不住气,如此早就探口风。

    既想办事,先得在吃喝玩乐上将陈大人伺候好了,方才能让大人松口。如今这一问,反倒让大人心生不满。

    宣州知州打了个哈哈,将此事揭过去。

    众人又吃喝了一阵,陈砚推说远途奔波疲乏了,要先歇息,并婉拒了众人的相邀,在附近找了家客栈住下。

    此客栈自是被附近的商贾知晓,翌日一早,众人便提着“土特产”又来拜年,却被告知陈大人一行人天不亮就退了房。

    就在众人为扑空而懊恼之际,有人来报,陈大人的官船还停在码头未离去,众人一扫此前的郁闷,急忙派人在城内找人。

    及至午时末,众人才得到消息,陈大人一行已离开州城,去地下的乡村了。

    众人顾不得陈大人闹哪一出,纷纷坐上马车往城外跑。

    一直赶到陶都村村口,众人面面相觑,竟不知该不该进了。

    这“陶都村”原本叫土陶村,因村里出了位名叫“陶都”的县令,以至于附近人每每听到此村子的人,就要说一句“陶都村的”,久而久之,附近的人只闻“陶都村”,却忘了“土陶村”。村里人一商议,干脆就将村名也改了。

    可这位陶县令在调任平兴县县令后,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被罢官,回来后还被整得极惨,众人唯恐避而远之,连陶都村都不愿进了。

    “徐大人都退出内阁了,我等还怕甚?”

    一商贾咬牙道。

    另外一商贾却道:“徐大人如今还是总督,且他的门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