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出门,大家都带了一些吃的,但还是要在饭店吃饭。到饭店里可以少吃一点米饭,路上要是饿了,或者要赶路的时候再吃家里带的东西。

    而到达清江县之前,在路上郑可还给江成剥了一个鸡蛋吃。如果不是江成能单手开车,车子有方向助力泵,他都感觉郑可能喂他吃。

    郑可跟着江成去广州,她今天没带任何吃食,没有打算节省全国粮票的。跟郑可认识这样久了,江成也了解她最不想聊的就是她家里的事情。所以也没问他男人和她自己为什么不准备点吃食。

    “师傅,你们这是哪里来的呀,这样多车。”

    “昌城汽车厂的,我们这是去广州,把汽车卖到国外去。”

    “昌城汽车厂的呀,了不得,我们省的这个。”

    一排车子在一家饭店一停,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

    一般单位的汽车,都会那油漆用刷子写上什么单位的汽车。但江成这队伍的汽车,到了广州那边要处理掉一半多。处理给人家单位,人家会去写字。

    而且展览的汽车,没有单位字样,显得整洁一些。

    清江县的人听到是自己市里汽车厂的,立刻竖起了大拇指。

    这清江县樟树镇这边,最出名的就是药材了。不少药材卖到省外不少城市的药材厂,主要是依靠火车运输,但也不少周边城市是依靠公路运输的。

    因为一路一带的计划,主要是车辆下乡。清江县依靠出售药材,财政很不错,购买了好几辆轻卡汽车和手扶运输拖拉机。

    在落后的地方,真的几辆运输车就能给这地方带来很大的改变。有了车辆,有些地方一些单位自己都会组织人修个能过车的路。

    这个年代普通人能聊到的事情不到,看个报纸都能聚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的那种。自己市里有了一家能制造汽车的工厂,老百姓没有一个不夸赞的。

    特别是汽车厂出现才一年不到的时间,因为汽车厂推行汽车下县的政策,拖拉机运输车还有补贴。

    当大家在自己的县城甚至乡镇看见自己市里生产的车辆,真的跟别人说起来有自豪感的。

    因为清江县这边有不少好药材的原因,这里外地人也不少的。来了外地人,要是刚好有昌城汽车厂的车辆出现,本地人都会介绍一下。

    我们昌城汽车厂生产的汽车,那个北方什么第一厂跟我们比,那就是狗屁,比不过我们的。

    很多人连汽车都没摸过,什么都不懂,就算人家比不过我们昌城汽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