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在外,让部队军官看到指挥车的动作。

    另外一种指挥就是指挥人员不暴露,在车内通过步话机进行指挥和沟通。

    所以指挥车只需要在江成最初的全地形车中,设计安装一个软棚,车前面加装挡风玻璃结构。

    从昌城归来的学习小组,花二个月的时间就造出来了第一辆指挥车,被命名为长江46。

    历史的轨迹是真的能跳回去就往回跳呀,江成还以为他生产出悍马越野车,历史上的长江46越野吉普车就不会出现了。

    但没有想到,这个长江46的名字会出现在全地形车上面。

    长江46出现后,就立刻开始生产了。不过作为指挥车,一般都是部队高级军官才能配给的,必须是指挥官级别。

    所以并不急着要456兵工厂跟第一汽车厂那样有多大的产量,每个月生产一些出来慢慢给部队配给就可以了。

    因为生产任务不重,王志兵又带队开始生产全地形作战车。这作战倒不是说车子有作战能力,现在打仗交火,主要还是用枪械和迫机炮之类的。

    第一型号的作战车,主要是克服各种地形,运输士兵突进,要的是轻便和灵活。

    王志兵在设计全地形作战车的时候,就想起了江成话。不要后面的加载装置。车辆结构更紧凑一些,自然就会变得轻便,车轮的间距变小,就算遇到坑洼的地方,一个轮子悬空都不会影响车辆的行驶。

    所以这款全地形作战车,其实王志兵和其他几位一同去昌城学习的工程师,都没费什么劲就设计出来了。

    突击车配置其实没有改变,但改变了体型。如果是这种改变,对于江成来说是最简单的了。底盘改变一下,然后就是减震的位置重新设计一下就好了。

    但在江成看上特别简单的地方,对于456厂的工程师来说,每一个改动都要计算研究半天。

    每设计出来一个地方,其实研发人员都是无奈的苦笑,没有什么喜悦。

    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谁也没有忘记在离开昌城之前江成说的话。人再笨,还学不会汽车结构组合吗。

    只是调整了一下结构,计算了一下减震弹簧的位置,全地形突击车就造出来了。其他配置真的动都没动呀,发动机的参数都不敢调整,这功劳对于王志兵他们来说受之有愧。

    但是就算受之有愧,毕竟是他们带领大家制造出来的车子,上面要嘉奖他们也不能推脱。

    军区派来查看车辆生产的军官听到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