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个明显是流民出身的汉子。

    “拿着!沾沾喜气!将军有后,咱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邹氏酒肆!新酿的‘晋阳春’,今日免费!喝一碗添福,喝两碗添寿!贺将军弄璋之喜!”

    酒肆门口,红绸高挂,酒香四溢。穿着干净短打的伙计端着托盘,上面放着十几个小陶碗,里面是清亮微黄的酒液,殷勤地招呼着路人。

    “来一碗?沾沾小公子的福气!不要钱!掌柜的说了,今日高兴!”

    一个刚领了将军府馒头的老汉,乐呵呵地接过一碗,也不急着喝,先对着将军府的方向遥遥一敬。

    “老汉我借花献佛,敬小公子一碗!愿小公子平安康健,福泽绵长!”

    说罢,才美滋滋地抿了一口,咂咂嘴:“好酒!比往年更香了!”

    铁匠铺里,炉火正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比往日更显节奏。

    光着膀子,肌肉虬结的铁匠王五,正奋力敲打着一块烧红的犁铧胚子,火星四溅。

    他一边抡锤,一边对旁边打下手的徒弟吼着:“手脚利索点!赶着把赵庄定的一批新犁头打出来!将军添丁,这是大吉兆!咱的农具也得跟上,让地里的庄稼长得更旺!”

    隔壁的布庄,掌柜娘子正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几位挑选细葛布的妇人。

    “夫人你瞧这匹,颜色正,织得密实,给孩子做贴身小衣最是柔软舒服!沾着小公子的喜气,给你算便宜些!”

    一位年轻的母亲红着脸,轻轻抚摸着那柔软的布料,眼中满是期待。

    掌柜娘子见状,又拿起一匹喜庆的枣红棉布:“再裁点这个?给小公子祈福添彩的百家被,也得用上好料子不是?”

    街角,一个临时支起的简陋摊子前围了不少人。

    摊主是个须发皆白,穿着干净布袍的老先生,面前铺着一张大红纸,旁边摆着笔墨。

    他提笔挥毫,一个个饱满圆润,充满喜气的“福”,“寿”,“安”,“康”字跃然纸上。

    “李夫子,给我写个‘福’字!”

    “我要个‘安’字!给俺家小子挂床头!”

    “写个‘麒麟送子’!俺家媳妇刚怀上,沾沾将军府的贵气!”

    老先生来者不拒,笔下生风,嘴里还念叨着。

    “好好好!都是好兆头!小公子降生,是咱并州的福气!这福气啊,就该家家户户都沾上!”

    几个略大些的孩子,奔跑着穿街走巷,用稚嫩清亮的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