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索了,小姨带你们进山打猎!

    “哇!打猎!”

    “真的吗小姨?!”

    “我要去!我要去!”

    孩子们的欢呼声瞬间冲散了离家的愁云,一个个眼睛亮得像星星。

    什么思念爹娘,什么疫病带来的恐慌,全都被对山林探险和“打猎”的无限憧憬取代了。

    ......

    这场疫病来得汹涌,传播迅速,从京城扩散到周边。

    康熙命令太子胤礽处理这次事务,胤禛从旁协助。

    漕粮转运因疫病迟滞、河道淤塞,各地告急的文书雪片般飞来;

    因封锁引发的民怨沸腾,弹劾地方官处置不当、甚至激起民变的奏章堆叠;

    胤禛每日寅时即起,深夜方歇。

    汗阿玛虽然让他协助太子,可是太子自从复立后,无心政事,反而追究起那些他被废时倒戈的臣子和打压其他派系党羽,致紧急奏报延误。

    和戴铎、邬思道等幕僚商议好处理事务的方法,胤禛又开始回到书房处理堆积如山的奏报。

    书房内烛火长明,映照着他愈发清瘦冷峻的侧脸。

    朱笔在奏报上划过,留下的是冰冷的决断、缜密的安排,却也耗尽了他的心力。

    苏培盛走路都踮着脚尖,说话只余气声,生怕一丝多余的声响,轻轻放下茶水,就安静的候在一旁。

    主子不休息,他们做奴才的也不能停歇。

    这天,胤禛处理完一份关于南方水患后续赈灾的急报,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眼前阵阵发黑。

    胸中那股挥之不去的烦闷感,如同屋里冰块的凉气,丝丝缕缕地往骨头缝里钻。

    他烦躁地推开面前的公文,指尖无意识地按压着眉心。

    许久,待心绪回归平静,伸手想拿奏折继续看,余光扫过案头,那堆“待归档”文书的最上方,那是粘杆处今日刚送来的密报。

    胤禛的动作顿住了!

    他垂眸思虑几息,朝着奏报的手转向了那份密报。

    粘杆处的规矩,不紧急的事三日一上报,紧急的事,实时上报!

    “她倒是会过日子!”

    当胤禛看到密报上记录姜瑶一家搬回靠山村的生活,没有他想得艰难、困苦。

    反而像是回到世外桃源,没有疫病干扰,一家人每天欢声笑语。

    对比他繁重的公务,胤禛不禁发出一声嘲讽,只是声音里夹杂一丝很难让人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