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姜瑶不想。

    当皇帝,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好坏都有人不满意。

    当然,以姜瑶的身世背景,姜军想能当上大清朝皇帝的几率非常小,除非他所有的兄弟都废了,或是死了,才轮得到他。

    如果,姜军长大后,自己想去争那个位置,她也不会反对,大不了失败了,她这个当娘的带远离大清!

    外面世界那么大,何必在自家土地上自相残杀!

    去把小鬼子灭了不好吗!

    去把那些无主的土地打下来不好吗!

    何必天天盯着一张凳子,斗个你死我活,外面的凳子不也是凳子!

    眼下,不管未来如何,姜瑶只能先过好当下。

    福晋乌拉那拉氏让姜瑶领回来的嬷嬷姓严。

    她年约五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深褐色绸缎坎肩,通身的气度沉肃、刻板,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自带一把衡量规矩的尺子。

    和她的姓一样,一看就是一个严格的人。

    她教导的规矩是极好的,只是为人比较刻板,不知变通,在内务府当差时,都是被安排给新入宫的小宫女们教导规矩,或是去一些门第低一些的府里给即将入宫选秀的秀女教导规矩。

    苏嬷嬷,去内务府选人的时候,要求规矩顶好、眼里揉不得沙子、性子刚硬严厉,这些条件就和严嬷嬷都对上了。

    严嬷嬷也知道,这雍亲王府让她去教导的,必定是这几日传得沸沸扬扬的农户女。

    和所有人反应一样,见到姜瑶时,都有些出乎意料。

    和她一路走回静心斋,她都在暗自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她发现这个姜格格虽然一身毛病,但心却是极好的。

    路上,见她跟不上她的步伐,她会不经意的放慢脚步,问她的问题,也就问她哪一年入宫,在宫里做什么这样的小问题。

    据严嬷嬷所知,这位姜格格昨日刚进府,但为什么正院的丫鬟、婆子,以及刚才路上遇到的下人,对她都很恭敬。

    还有些惧怕!

    看后面帮她拿着行李,却离她们有些距离的小丫鬟,严嬷嬷心中疑惑不解。

    她方才是刚进雍亲王府,就被请到正院,紧接着苏嬷嬷交代了她几句,就让她跟着这位姜格格去静心斋。

    苏嬷嬷交代她的话,她也有几分不解:叫她来教规矩,却让她莫要太严格,莫要惹怒姜格格!

    怀着满腔的疑惑,严嬷嬷跟着姜瑶走进了静心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