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务固定商议的人不超过五个,其中两个便少不了郭勋和朱希忠。

    于是只略作沉吟,他终于还是对一旁的家仆点了点头:

    “再给他斟上茶,你们都先退下吧。”

    “是。”

    几名家仆应声重新给鄢懋卿斟了茶,随后躬着身子悄然退下。

    等到了堂内只剩下两人,鄢懋卿才不紧不慢的赶着茶叶,意有所指的笑道:

    “说起来,夏阁老应该也不希望严嵩还有机会入阁吧?”

    “你有话直说,不必拐弯抹角。”

    夏言自然不会被鄢懋卿轻易套话,只是模棱两可的道。

    鄢懋卿则自顾自的继续道:

    “严嵩一旦入阁,如今翟銮、许赞和张璧三位阁老都并非强势之人,只怕都不是他的对手,必定很快便可执掌内阁。”

    “以夏阁老与严嵩此前的关系,严嵩掌权之后必将严防死守,绝不会再给夏阁老分毫起复的机会,因此我才说这是干系夏阁老今后是否能够起复的大事。”

    “而我义父最近却从皇上的口风中听出,翟銮、许赞和张璧三位阁老主持朝政不力,皇上已经有意让严嵩入阁了。”

    听到这话,夏言的身子立刻又坐直了一些:

    “此话当真?”

    “信与不信是夏阁老的事。”

    鄢懋卿笑道,

    “我义父虽不喜欢夏阁老,但也同样与严嵩有些不为人知的嫌隙,因此此前哪怕与夏阁老不和,也从未站队严嵩。”

    “这回在严嵩入阁的事上,夏阁老与我义父应是目的相同,因此才让我前来联络夏阁老共谋大事。”

    夏言紧接着又问:

    “若是皇上有意,那么此事便是定下了,翊国公不会不了解皇上的脾性,凭我们如何能够阻止?”

    “正因我义父与成国公更了解皇上的脾性,才更容易阻止。”

    鄢懋卿随即压低了声音,扬着眉毛道,

    “夏阁老在朝中依旧有不小影响,尤其是夏阁老此前执掌的吏部。”

    “我义父的意思是,请夏阁老指使吏部官员全力廷推严嵩入阁,再发动门生也大举上疏奏请严嵩入阁,甚至还可以大力举荐严世蕃接任空出来的礼部尚书一职。”

    “我义父与成国公也同时大力支持严嵩,与夏阁老的人联合起来,形成严嵩在朝堂内一家独大,众望所归的局面。”

    “到了那时,夏阁老觉得皇上将会如何看待严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