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除了需携带证明身份的“照身帖”,还需有官府开具的“无罪帖”,“无罪帖”可是顶顶重要的东西,它可以证明学子身家清白,无犯罪记录,也是未来可以参加科举的重要凭证,每次重要考试都要去县衙重新办理,而且有效期也只有一个月时间。

    在谢大虎这个大人的陪同下,谢文和谢吉利很顺利地办理了无罪帖。

    随后,他们来到了位于城东文庙附近的招生现场,这里早已人山人海,来自周边府县甚至更远地方的适龄少年,在家人或仆从的陪伴下,将偌大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期待和嘈杂的人声。

    四大学院名气在外,招生的流程也颇为严格:

    首先在入口处排队,由书院派出的低阶教习或资深学子查验照身帖和无罪帖的真伪,并简单询问籍贯、年龄等基本信息。

    查验无误后,发放一个允许参加正式考试的木质号码牌,上面写着考试的日期和场次。由于人数太多,考试需分批次进行。

    领取号码牌后,需按指定日期和时辰前来参加正式考核。

    谢文和谢吉利排了将近两个时辰的队,直到日头偏西,才终于完成初验,领到了号码牌。他们的考试被安排在两天后。

    等待考试的两天里,谢大虎要打理店铺,没有时间陪他们出去逛街,谢文提出独自带领谢吉利出门长见识,一开始谢大虎还有些犹豫,但见谢文对云槐县颇为熟悉,也就放心让他们自己活动。

    谢文便带着土包子谢吉利,好好感受了一下云槐县浓厚的文人气息。

    此时的云槐县,正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不仅是因为四大书院招生,更是因为今年恰逢大比之年,也就是二月份的乡试统考,无数进京赶考的秀才们,大多会选择在京畿道附近的县城暂住,温习功课,互通消息。

    而云槐县因四大书院的存在,文风鼎盛,书肆、文房店、清谈茶社林立,自然成了赶考学子们的首选之地。

    谢文带着谢吉利,沿着著名的“书斋一条街”瞎晃悠。

    街道两旁,密密麻麻地开着大大小小的书肆、文房四宝店、裱画铺、刻印社,空气中都飘着墨香和纸香。

    “吉利你看,”

    谢文如数家珍地指给谢吉利看:

    “这家‘松风阁’,专卖科举时文和名家注疏,是备考学子的必来之地。那家很大的‘松墨斋’,他家的徽墨和湖笔是堪称一绝,而且他们家在每个州府都有分号,不管是笔墨纸砚还是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