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件事——不管什么时候,一个地方的权利永远都在当地士绅手里。

    有那么一刻,他忽然挺佩服张大帅的,一个人把东四省收拾的明明白白。

    “哎!他妈了个巴子!”刘鼎山躺靠在椅子上,长叹一口气。

    一想到这些脑门子就突突地疼,那感觉就像被一群马蜂围着蛰,心烦意乱。

    他习惯了战场上的冲锋陷阵,习惯了用枪炮和拳头说话。

    但这种藏在笑脸后的软刀子,这种用账本和规矩织成的网,真叫他有力无处使,抓心挠肝。

    偏偏这个时候,洛阳城里那些八面玲珑的士绅大佬和地方上的老官僚们,对他这位新来的“保护伞”,展现出了令人窒息的“热情”。

    烫金的大红帖子雪花般飞来,“恭请刘司令光临寒舍接风”、“略备薄酒为司令洗尘”、“务请司令赏脸指点”……

    一场接一场的酒宴排满了日程,精致得不像人吃的菜肴流水般端上来,窖藏的老酒能把人魂都泡软。

    除了这些,竟然还明目张胆的给他送女人。

    刚开始,刘鼎山是来者不拒。

    毕竟以后要管理好洛阳城,最起码得跟这些本地权贵们搞好关系。

    可是,到了饭桌上,刘鼎山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软刀子”了。

    这些本地士绅们个个红光满面,表面上是恭敬异常,口中翻来覆去地叫着“司令”、“青天”、“保护桑梓的大恩人”。

    然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热烈融洽”之时,这些士绅们便恰到好处地开始唉声叹气。

    其中一位富商,苦着脸抱怨道:“唉,司令啊,您是不知道,这连年战火下来,鄙人那点产业,缩水了七成都不止啊……”

    那边刚抱怨完,这边这位就接上了话:“是啊是啊,家家都难!这几年生意挣不到钱也就算了,还提前把几年后的税收都给交完了......”

    “之前那些外地司令,来了就是要收税,根本就不管咱们洛阳百姓的死活。”

    “乡亲们盼啊盼,终于盼来了一位咱们洛阳本地的司令。”

    “这下,咱们洛阳的百姓可算有活路了......”

    话说得很好听,还不停给刘鼎山戴高帽。

    可这话里话外的意思,税收早就提前缴了,这洛阳三番五次的换主人,他们这些人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了。

    你刘鼎山就是咱们本地人,总不会也跟前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