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一个临时架设的观察所里,举着望远镜,面容冷峻。

    为了报一箭之仇,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不仅让唐主任帮忙协调来了空军,还帮忙从中央军借来了一个105毫米的炮营(12门M1913式105毫米加农炮)和一个75山炮营(12门克虏伯M1905)。

    M1913式105毫米加农炮

    克虏伯M1905 75山炮

    加上他们本师所属的一个75mm山炮营 (12门斯柯达M1928山炮),一共36门大炮,一字排开。

    在侦察机提供的坐标指引下,36门在太阳下冒着寒光的炮管,对准了峨岭口主峰和西侧峡谷两个核心阵地,开始了长达半小时的覆盖性炮击!

    霎时间,各式炮弹如同倾盆的钢铁暴雨,无情地倾泻在整编师的阵地上。

    75mm山炮弹:射速快,弹道弯曲,专门对付堑壕、机枪掩体等暴露目标。

    炮弹尖啸着落下,在堑壕边缘、交通壕拐角、机枪工事周围不断爆炸,掀起漫天泥土和碎石。

    密集的弹片如同死神的镰刀,在阵地上疯狂切割。

    一些倒霉的机枪点被直接命中,沙袋飞散,火光四溅。

    105mm榴弹炮弹:威力巨大,爆炸声震耳欲聋,巨大的弹坑足以吞没一个火力点。

    每一发炮弹落地,都仿佛小型的地震,整个山头都在呻吟,坚固的土木工事被震得簌簌掉土,一些较浅的掩体被直接炸塌。

    此时,李缙趴在指挥部的沙袋上,听着呼啸而来的炮弹声,神情凝重的自言自语道:“操他妈的!可真阔啊!不仅有75炮山炮和75野炮,还他妈有105这种大口径的榴弹炮!”

    “这要不是提前一天构筑工事,就这一波炮击下来,仗也不用打了!”

    让李缙和李汉章都很无奈的一个问题是,他们只能被动挨打,却无法有效反制敌人炮兵。

    因为山峰地形复杂,整编师的75山炮和野炮,根本没法运输上来。

    所以,等下的防守中,他们得到的炮火支援也很有限。

    只有一个82mm、60mm迫击炮能在防守中,发挥一点作用。

    炮击结束后,一旅一团控制的制高点附近落弹密集,几发105mm炮弹在距离主要阵地仅十几米处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将很多还没来及开火的机枪工事炸上了天。

    除此之外,好炸塌了很多掩体,将很多躲藏在里面的士兵埋在了土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