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诡三国 >
    
户之子,赵狗儿。

    他现在是骠骑军炮兵都尉,赵闳。

    『都尉,曹狗子们又活蹦乱跳了。』一名瞭望哨兵从旁边的简易木架上滑下,语带不屑地报告,『躲得快,出来得也快,跟地老鼠似的。』

    赵闳点点头,转过头,看着不远处置放的刻漏标识,『记录!炮击结束至曹军首批兵卒返岗——漏尽一刻又三分。』

    这个时间,比昨天缩短了一点。

    这说明曹军对火炮发射的间隙规律,正在形成一种近乎本能的『适应性』反应。

    而这,正是骠骑军想要的。

    他望向对岸那曹军土垒。

    那里或许也有和他当年一样的少年,懵懂地握着刀枪,为了某个虚无缥缈的许诺或仅仅是活下去,在消耗着生命。

    但他们最终是不一样了……

    这种情况,很常见。

    在赵闳跟随着骠骑旗帜前行的过程当中,也有许多当初和赵闳一样的,从陇西,甚至更远的地区而来的农家子弟。

    在最初的时候,他们和赵闳一样,都是坐在学堂里面,都是一样用粗糙的手,像鸡爪子一样的去捏拿那根木棍,在沙盘上划东着,试图重新划出自己人生的新刻度。

    但是成功的人并不多。

    沙盘很小,但是也很大。

    能定下心来,真正将锄头换成笔头的,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成功的……

    一些人放弃了,就像是丢下了一块石头。

    他们认为那些七扭八拐的符号,是他们永远都记不住的石头。

    在他们眼里,石头就是石头,虽然可能纹路不一样,但都是石头。

    可是赵闳认为,石头也是有区别的,只要认清出纹理,找出其中的区别来,就能知道很多事情……

    就像是他学到的字,以及他重新刻画的人生。

    他抓住了沙盘和木棍,就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求生索,走出了那似乎永远都困住他父亲和他的泥沼,而其他人丢下了木棍的人,很多又重新回头去握着锄头。

    不好说究竟谁好谁坏,也不好说究竟是谁对谁错。

    只能说各人的选择不同。

    赵闳选择了新的道路,而其他人则是选择了旧的习惯。

    就像是大汉当下,关中和山东。

    赵闳拿起炭笔,在木板上土垒乙段的位置,标下一个新的,代表实测偏差的记号。

    他的动作沉稳,精确。

    每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