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惊奇手记 >
    
规的样子,桌子围成一个半圈,中间放着一面可以移动的黑板,这倒是有点像西方的教育方式。

    我的背后并不是黑板,而是一边挂着相片的墙,这些照片因该都是整个教室的学生,而在照片集合的一边我也看到了文字。

    “胡杨工大,少年班,第六组。嘶……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胖子已经走到了更前,他念出了上面的文字,我并不知道这些指代的什么,胡扬工大,完全没有听说过,但是这个少年班,我却是听说过的。

    这个概念早先出现在耶鲁、剑桥、牛津这类的国际知名大学里,当然曾经一段时间清华也开办过类似的。因为国外与国内的教学体质不同,并不是完全的学年制,只需要你修够学分,就可以跳级直接到下一个学年阶段,所以长长会有十五六岁就能上大学的先例。

    这个世界上天才是非常多的,只是在人口基数的覆盖下,很多人会因为各种原因所以被埋没,一身都没法展现自己的才能。后来就有一个大学的教授提出,是否可以将那些天生就极其具有天赋的少年都组织起来,统一 教育,但教育方式当然与普通的不同,毕竟他们至少相比其他普通人能力还是要强一些的。

    这些孩子组成的少年班并不是执行统一 教育,组织者会对每个孩子进行测验,按照他们各自的长处,安排课程与学习内容,所以在有这种概念实行后的七八年里出现了很多的商界、政界、艺术界与行行业业中的精英。

    我没敢往下想,也没干把自己的这些初步推测讲出来,实在是太过于晦涩,这座地下的工事,就以现在的位置我所看到的设施来看,我已经基本猜测到了。胖子见我没有回复,以为我也没什么头绪,便又看起了边上的照片。

    “刘国政,那个学年才十三岁,还是个小兔崽子。”胖子说着回头看了一眼我们的身后,想必此人也已经死在了后面。

    我们查看了多数的照片姓名,名字都非常带有七八十年代的特色,照片上穿着都是白色的衬衫,统一的样式,大概看了一遍,我就发现这些孩子确实只是十三四岁上下的年龄,女孩也不少,其中最小的一个当时才不过十岁,因为上面的信息只是写明了本学年多少岁,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当时到底是几几年。

    我稍微回忆了一会,便想到好像就是在那几个年代前后,这一代确实有较多的特务潜入,至于原因是否与此相关,那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咱还是赶紧走吧,先去找到那些药材要紧。”老代见我们开始观察这些无意义的东西,便急忙催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