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之后,摘下腰间的酒葫芦喝了一口,自顾自的说道:“之前只听闻过‘虎父犬子’之说,没想到如今这‘犬父’竟然生出了‘虎子’!这事儿倒也稀奇,既然如此,那就前往寿春一行,只希望这袁耀能够识我之才,不要像刘景升和孙伯符一样徒有虚名以貌取人!”

    。。。。。。

    江东之地、吴郡、吴县,吴候府。

    孙策正在公署内处置军政之事,此时突然进来一人,只见此人面如美玉、唇若点朱,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胸藏纬地经天之术,腹隐安邦定国之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庐江舒城人士,孙策的首席谋士大将—周瑜字公瑾!

    周瑜本来在芜湖、牛渚一带屯兵,对于九江和庐江两郡虎视眈眈!

    因为袁耀派遣袁胤归还传国玉玺之事,周瑜担心孙策心思变动不再对九江郡用兵,便借着护送传国玉玺的理由和袁胤一起返回了吴郡。

    不过周瑜没想到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就在他刚刚到达吴郡的时候,便得到了袁耀斩杀刘勋袭取舒县夺取庐江郡的消息。

    正如周瑜所预料的一样,孙策在得到了传国玉玺之后,心中大喜,起了要以传国玉玺祭奠父亲孙坚的想法,便也暂时熄了出兵夺取九江郡和庐江郡的心思。

    周瑜为了此事已经多次劝说孙策,可是孙策迟迟都没有和周瑜达成一致。

    如今九江郡和庐江郡都已经成了袁耀的地盘,周瑜也暂时没有了用武之地,便在吴郡居住了下来,一有时间便前来劝说孙策,想让他下令起兵攻伐九江和庐江两郡。

    今日,看到周瑜再次气冲冲的闯了进来,孙策略有不耐的说道:“公瑾为何行色匆匆,可又是为了九江郡和庐江郡之事?你也知道袁耀乃是我的故人,如今又刚刚将传国玉玺归还于我,我又怎能在此时攻伐与他呢?否则天下人会怎样看待我呢?我并不是说日后不会对九江郡和庐江郡用兵,只是想等待一段时间罢了。”

    周瑜没有回答孙策的问话,只是将手中的帛书递给孙策,道:“主公,你先看看这个!”

    孙策疑惑的将周瑜递过来的帛书接过打开,只见上面书写的正是袁耀发布的求贤令,孙策看完此文之后,拍掌赞道:“好文章,此文不下于曹孟德的那篇求贤令了!总算是不让那曹孟德专美于前了。”

    周瑜听到孙策还有心思夸赞这求贤令的文笔,急声说道:“主公,这袁耀自比古代圣王,他这是心存大志包含野心啊!袁耀掌权之后便编练兵马招贤纳士,如今又攻下庐江有了崛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