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以为官家是个没脾气的好好先生?
人家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啊,在他的谋划和指挥下,歼灭了辽国十几万大军,也就是说,官家还没登基,手上便攒了十几万条人命。
这样一尊煞星,你们竟敢跟他玩弄心眼,寻他的晦气?
这时韩忠彦和吕惠卿也站了出来,韩忠彦淡淡地道:“没想到监察府还未立,本官办的第一桩案子,竟是对昔日的政事堂同僚下手,李邵,洪韬,争辩无益,此案证据确凿,已是铁案。”
“尔等老实配合,老实交代,兴许尚有转圜余地,若仍百般抵赖,负隅顽抗,你们可就真没活路了,官家若无证据,岂会轻易对政事堂重臣下手?”
李邵洪韬二人面若死灰,乞求的目光同时望向章惇。
此时唯有指望章惇为他们进宫求情,把罪责减到最低。
章惇却神色淡漠,看都不看二人一眼。
他根本不打算为二人求情,此事不是指使煽动群臣闹事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是官家对政事堂的又一次出招。
它是君臣博弈的一部分,也是官家决定拿政事堂开的第一刀,根本不可能有转圜余地了,帮他们求情,亦不过是自取其辱而已。
如今的情势,是官家一人独力对抗天下所有的官员,以及大宋成形百年的官制和顽疾。
李邵和洪韬犯的事,被官家利用起来,成了斩向天下官员的一柄刀。
这样的情势下,牵扯了如此重要的利害,官家怎么可能因章惇的求情,而轻易饶过二人?
章惇不会那么天真,更没有心情为二人解释求情。
事已成定局,二人的死活只在官家的一念之间,而章惇此刻思考的,是要不要向官家妥协,说服群臣同意设立监察府。
从最近几日官家的动作来看,他明显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逼群臣答应,先是朱珍和两百朝臣,后来是翻旧账拿问三名犯官,今日又对政事堂官员下手。
一步一步进逼,一天更比一天狠辣。
此刻章惇的脑海里回想起苏辙昨日说过的话。
已经开始对政事堂动手了,说明官家的耐心已快耗尽,对他这个宰相和新党失望至极,若是再坚持与官家对抗下去,官家下一个要动的,可能就是章惇这个宰相了。
毕竟天下人才辈出,大宋的宰相并不是非章惇不可。
更严重一点说,皇帝也并不是非要推行新政,本来新政就是处处弊病漏洞,它与旧法还真说不上孰好孰劣。
人家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啊,在他的谋划和指挥下,歼灭了辽国十几万大军,也就是说,官家还没登基,手上便攒了十几万条人命。
这样一尊煞星,你们竟敢跟他玩弄心眼,寻他的晦气?
这时韩忠彦和吕惠卿也站了出来,韩忠彦淡淡地道:“没想到监察府还未立,本官办的第一桩案子,竟是对昔日的政事堂同僚下手,李邵,洪韬,争辩无益,此案证据确凿,已是铁案。”
“尔等老实配合,老实交代,兴许尚有转圜余地,若仍百般抵赖,负隅顽抗,你们可就真没活路了,官家若无证据,岂会轻易对政事堂重臣下手?”
李邵洪韬二人面若死灰,乞求的目光同时望向章惇。
此时唯有指望章惇为他们进宫求情,把罪责减到最低。
章惇却神色淡漠,看都不看二人一眼。
他根本不打算为二人求情,此事不是指使煽动群臣闹事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是官家对政事堂的又一次出招。
它是君臣博弈的一部分,也是官家决定拿政事堂开的第一刀,根本不可能有转圜余地了,帮他们求情,亦不过是自取其辱而已。
如今的情势,是官家一人独力对抗天下所有的官员,以及大宋成形百年的官制和顽疾。
李邵和洪韬犯的事,被官家利用起来,成了斩向天下官员的一柄刀。
这样的情势下,牵扯了如此重要的利害,官家怎么可能因章惇的求情,而轻易饶过二人?
章惇不会那么天真,更没有心情为二人解释求情。
事已成定局,二人的死活只在官家的一念之间,而章惇此刻思考的,是要不要向官家妥协,说服群臣同意设立监察府。
从最近几日官家的动作来看,他明显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逼群臣答应,先是朱珍和两百朝臣,后来是翻旧账拿问三名犯官,今日又对政事堂官员下手。
一步一步进逼,一天更比一天狠辣。
此刻章惇的脑海里回想起苏辙昨日说过的话。
已经开始对政事堂动手了,说明官家的耐心已快耗尽,对他这个宰相和新党失望至极,若是再坚持与官家对抗下去,官家下一个要动的,可能就是章惇这个宰相了。
毕竟天下人才辈出,大宋的宰相并不是非章惇不可。
更严重一点说,皇帝也并不是非要推行新政,本来新政就是处处弊病漏洞,它与旧法还真说不上孰好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