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世子稳重点 >
    
各种勾结。

    一层层关系比蜘蛛网还复杂,郑朝宗一个啥都不是的寄禄官,若真在日记里写下民间的真实情况,最后送进政事堂,敢问……他还能活吗?

    更何况,在郑朝宗下放到新王村的第二天,就有阳翟县衙的胥吏特意赶过来,语气温和但隐含威胁地转告了知县的话,让他对民间的所见所闻,“斟酌上报”。

    这四个字分量很重,郑朝宗不敢不听。

    他只想走个形式,完成朝廷的任务,争取晋升实权官职,但他并不敢得罪本地的官府和商贾地主勾结的势力。

    于是郑朝宗下放到新王村后的第一个月,他每晚所写的,大多是新王村的风土人情,本地的民风民俗,特产等等,只有这些不痛不痒的内容。

    然而,汴京诡变的风云很快影响到了京畿路辖下诸县。

    这是一场朝野都无法预料的风暴,猝不及防地,刚即位的新君提出设立监察府,不仅分政事堂之权,还给天下官员头上悬了一柄随时落下的利剑。

    紧接着汴京朝堂君臣各种博弈,各种传言喧嚣尘上,官员激烈反对,官家坚持己见,不惜与满朝为敌。

    后来监察府终究还是力排众议设立起来了,它成了大宋新的独立机构,超脱于政事堂之外,只对天子负责。

    再后来,陈州官员商贾和地主,共计八十余口被官家御笔朱批,亲自下旨斩立决。

    监察府经此一案,稳稳地在朝堂站住了脚,并狠狠地威慑了天下官员。

    汴京朝堂发生了这么多事,而远在新王村的寄禄官郑朝宗,如同一个局外人一样,远远地看着热闹,不时发出几声唏嘘的感叹。

    这些大事,是大人物们决定的,是非善恶曲直,不是他这个小小的八品寄禄官能置喙的。

    直到三天前,阳翟县发生了一件大事。

    县衙自知县以下,一应官吏被拿问了一大批,县衙几乎被肃空。

    前来拿问官吏的人,正是监察府官员和皇城司所属。

    近在眼前的县衙官吏被拿问后,郑朝宗才赫然惊觉,官家是在玩真的!

    拿问这些官吏的罪名并不是秘密,跟陈州官员一样,同样是祸害百姓,贪墨苛税,勾结商贾地主。

    没有任何情面可讲,据说拿问阳翟县官吏时,从知县到下面的县尉差役,一个个痛哭流涕,跪地忏悔,然而皇城司禁军不为所动,硬是给他们加了木枷镣铐,关进囚车,押解汴京。

    随着监察府的设立,大宋的官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