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米肌肉微损伤程度比前程低20%。

    内耗进一步减少。

    然后配合之前的三维地面反作用力调控技术。

    调动地面反作用力的“方向控制”,使得力的合力方向与前进方向夹角保持2.5°±0.3°。

    垂直分量占比控制在8%。

    避免因角度偏差导致的“无效做功”。

    让自己后面每步无效能耗≤0.5J。

    够了吗,还不够。

    还要做能量分配的“优先级重置”。

    将剩余能量集中于“决定速度的关键环节”,放弃非必要控制!

    首先是摆动腿能量占比提升。

    这时候摆动腿肌肉能耗从总能耗的35%增至38%,确保角速度不低于350°/s,而支撑腿能耗占比从40%降至37%。

    这是要通过“牺牲部分支撑力换摆动惯性”维持步频。

    不然步频掉了。

    自己和博尔特这样的大高个对拼步幅。

    就是自寻死路。

    绝对没有生还的希望。

    所以步频绝对不能掉太多!

    接着是核心稳定能耗“精准投放”,这一步做好就可以让核心肌群能耗占比保持15%,但将80%的能量分配给腹横肌,用以维持躯干稳定。

    剩余20%分配给竖脊肌,控制前倾角度,避免“平均用力”导致的浪费。

    最后是代谢能的“靶向供给”。

    也就是要让肌糖原分解优先供给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这两块肌肉的能量供应比其他肌群高20%,确保蹬伸与摆动的核心动力不中断。

    这么多步骤保持下来,估计是个人脑子都会发懵。要不是苏神有了两世经验,有了很长的时间做这些准备,估计他自己也难以流畅施展,甚至步骤都会做错。

    幸好他每一次在这种时候在最紧张和极限的大赛刺激下,脑子都会保持异常的清晰以及敏锐。

    幸好这一次又被他做了出来,在大赛的刺激下,反倒是把自己的身体极限甚至是大脑的思维活动速度都拉到了最大值。

    反而让他把训练中难以做到规整的技术点,在这里都是一气施展的出来。

    到目前为止都是一切顺利,但是真的会一直都顺利下去吗?

    就在这个时候。

    猛然出现了一个小细节的变化。

    这是之前都没有预料的事情,毕竟在实战中如此大的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