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30米,肩膀已经超过奥卡巴雷数个身位之多。

    嗯?

    奥卡巴雷怎么今天看起来这么脆皮?

    这领先的有点多吧?

    奥卡巴雷虽启动反应不慢,但直臂起跑的摆臂幅度大,第一步蹬地后,胳膊得先“甩出去”才能带动身体,动作衔接比陈娟慢了半拍。她前30米的摆臂显得有些僵硬,步幅也没完全打开,只能看着陈娟的红色身影一点点往前冲,自己则按部就班地进入“蓄力模式”,暂时落在第二。

    麦迪逊想跟住陈娟,却因起跑时摆臂失衡,很快被两人甩开。

    进入弯道,陈娟的曲臂技术更显优势。

    弯道跑最忌身体倾斜过度,而她的屈肘摆臂幅度始终对称,前后摆动时不超过身体两侧30厘米,像“贴着身体画弧线”,上半身自然跟着弯道轨迹倾斜,重心始终稳在支撑点上方,没有出现丝毫晃动。

    过弯道弧顶时,她甚至能微微转头看一眼身旁的奥卡巴雷,脚步节奏却没乱——

    这种“边跑边观察”的从容,正是技术稳定的体现。

    奥卡巴雷这场比赛应该不在状态。

    可惜了,本来陈娟还想在她的压力下冲一冲自己的最好成绩。

    结果后者上来就拉坨大的。

    就这个差距,或者即便是能在后城招募一些回来也绝对找补不了多少。

    毕竟陈娟相对于别人来说也是后程类型。

    你不能说她的后程略微不如奥卡巴雷。

    就是不算后程型。

    奥卡巴雷在弯道中仍在蓄力,摆臂幅度比直道时小了些,步幅也刻意控制着,可她没想到陈娟的弯道节奏能这么稳。

    为了不被拉太远,她试着稍微加快摆臂,可却意外导致身体轻微向外侧倾斜……

    不得不放慢步频调整。

    不然都要错线。

    这就与陈娟的差距反而又拉远了一点。

    此时她的额头已经见汗,摆臂时肩膀开始紧绷,显然赛前没料到陈娟能在前半程把节奏压得这么紧。

    “陈娟已经渐渐占据了优势,看起来今天这场比赛不管是布朗还是奥卡巴雷,都没有给她造成太大的压力。”

    “这和赛前想象想下的情况略微不同。”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恐怕这一场200米还没有进入直道,就已经要宣布冠军的归属。”

    事实上。

    也是杨剑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