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启人生 >
    
问:“有更具体的方案吗?”

    陈贵良说:“北大、清华、中科院的三位教授,带着他们的研究生一起做研发。”

    “那你得好好把控,别让教授们只顾着发论文。”张苏阳提醒道。

    陈贵良说:“如果手机跟他们利益绑定,他们就不会忙着水论文了。具体合作方案还没确定,但财务我是要掌握在手里的。超过一定金额的支出,必须我亲自签字。”

    张苏阳道:“我会在董事会支持你。”

    陈贵良说:“如果能在股东大会上支持就更好了。”

    张苏阳道:“这个我要回去跟熊先生他们商量一下。你是不是担心股东大会无法通过?”

    陈贵良点头。

    张苏阳说:“放心,IPO阶段才进场的股东们,现在根本没空管你5000万投资的小事儿。美国那边全是糊涂账,一个个忙得焦头烂额。”

    大型机构投资了海量公司,有专门的公司或团队负责各种投票。现在全部忙得一逼,估计都没空来中国。5000万人民币的小投资,他们极有可能通过电子邮件就投票搞定。

    也有极小的可能,派一个基金经理或高级代表过来,在现场投票时对陈贵良质询一番。

    数日之后,陈贵良召开董事会。

    他发现自己还是太小心翼翼了,美国那些投资机构安排的董事,根本就不会跑来中国开会。

    这些机构董事,往往身兼多家公司的董事职务,频繁跨国飞行是不现实的。

    他们通过远程视频会议参与表决,例行质问了一番。见陈贵良获得超过半数董事支持,他们就按流程结束视频会议,都懒得再多问陈贵良几句。

    股东大会也大差不差。

    字节跳动给美国股东们寄去说明书,内容包括会议议程、议案详情、董事会建议等等。机构投资人(美国股东)内部开小会,发现字节动用的金额不多,而且是要拿去做智能手机,很快就委托代表进行远程投票。

    整个过程,出奇顺利。

    因为过于顺利,甚至让陈贵良感觉如同儿戏。

    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陈贵良个人持股就接近50%,再加上代持期权池,以及郭枫的股权,加起来已经有60%。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议案不是太离谱,机构股东是懒得投入精力来管的。

    其次就是美国那边大环境很差,投资机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处理。就像张苏阳说的那样,根本就没空过问5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