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启人生 >
    
00万人民币的小事儿。

    ……

    三位教授那边,却是出了问题。

    2008年前后的情况很微妙,各大高校和研究所收紧了教授在外兼职创业的政策。虽然没有直接锁死,但需要单位审批,不同单位有松有紧。

    北大倒是管得挺松,可中科院和清华不批!

    这种情况很糟糕,因为项目完成以后,中科院和清华有可能跑来索要专利——教授们的职务发明。

    潘爱明打算直接辞职创业,但另外两位教授不愿辞职。

    陈贵良跟三位教授商量之后,决定采用当下最流行的“研究院”模式。

    具体方案如下:

    由字节跳动出资,注册一家全资子公司。在这家子公司下面,设立“联合研究院”。由子公司统一管理研发资金、知识产权和项目进度。

    三位教授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加入研究院,各自领导独立实验室,分别负责硬件、系统、通信等模块。实验室按需分配预算,资金由公司统一拨发,支出需经过陈贵良审批。

    三位教授不直接持股,绕开学校政策监管,改为持有字节子公司的期权。期权兑现方式,按项目成果来决定。一个预定项目验收完成,即获得期权百分之多少的进度。

    虽然此时学校实验室管理很松懈,教授们经常用学校场地和设备接私活。但专利风险极高。

    因此,陈贵良决定自建研发中心。

    主研发中心,在陈贵良此前看重的顺义拿地,那里承担硬件量产中试、可靠性测试等等。

    但主研发中心建成还得等时间,而且通勤有点远。

    于是又在中关村设前哨站进行过渡,供教授们日常办公、算法仿真、学生协作等等。

    接下来一段时间,陈贵良忙得飞起。

    他从字节跳动抽调管理和财务团队,把子公司的框架搭起来。又跑去顺义那边谈合作,以建立研发中心为名拿地。

    教授们也没闲着,期末考试一结束,就跑来帮忙做研发中心的建设规划。还拿出一系列设备清单,让陈贵良尽快把设备买来。

    春节都没时间休息!

    ……

    “你过年不回家?”边关月问。

    陈贵良瘫在沙发上说:“走不开,忙得要死。”

    说着说着,陈贵良忽然笑起来。

    边关月好奇问:“你笑什么?”

    陈贵良说:“想到一些好笑的事。字节跳动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