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亮皮尺在手里绕了两圈:“昨儿个,我量过您的地界儿。四处宅基地 24乘 32,加上 5米过道;24乘 37米,实打实的 888平米。

    嘿,这数字吉利!难怪您是的大老板呢。”他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卷图纸,在膝盖上摊开,“这是第一版设计,两位瞅瞅。”

    图纸上画着几排小平房,房间挨得紧凑,窗户也小。李哲皱眉指着图纸:“刘师傅,这房间太小了,一间才十二三平,格局也挤,咱农村建房讲究敞亮,没必要节省空间。”

    刘金亮也不恼,又掏出另一张图纸:“您再看看这一版。”新图纸上是栋二层小楼,带个大院子,房间布局疏朗了不少。

    李哲蹲下身,手指在图纸上划着:“刘师傅,我有几个要求。夏季多雨怕涝,地基得垫高一米,用三七灰土夯实,底下再铺三十公分碎石垫层,承载力得够。”

    刘金亮眼睛亮了,摸出铅笔在图纸上标:“行家啊!垫高一米靠谱,三七灰土拌 5%水泥,防潮又结实。我给您做条形基础,埋深一米二,正好躲过冻土层。”

    “窗户得大。”李哲指着图纸上的窗洞,“一层窗台高一米二,窗户宽两米二,高一点八米;二层窗户再往上提提,采光得足。”

    他顿了顿继续说:“层高也得改,一层四米二,二层三米八,住着不憋屈,将来吊顶也有余地。”

    “层高住着敞亮,但费材料,造价更高。”刘金亮提醒了一句,见李哲没反应,心里有数了。

    他在层高数字上打了个勾,“我给您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墙体用实心黏土砖,转角加构造柱。您说要防地震,这个得做好。”他顿了顿又说,“屋顶用现浇板,配粗钢筋,间距二十公分,将来想加三层也能承重。”

    李哲点头:“屋面隔热防漏得做好,排水要通畅。还有,卧室内得留洗手间位置,提前布好上下水管道,用铸铁管耐用。”

    “这个新潮!”刘金亮笑了,“我给您预留好排污管,接室外三格式化粪池,离水井保持十米以上距离。”

    老李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了句:“材料得用实在的,别以次充好。”

    “李哥,质量您放心,每道工序都请您验收。”刘金亮拍着胸脯,“砖用镇砖窑的九五砖,水泥用唐山‘北极熊’,钢筋到县物资局提货,都有质保书。”

    李哲追问道:“刘师傅,多久能完工?”

    刘金亮思索了一会,答道:“工期保证四十五天,误了一天罚我十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