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商铺开门,余令也开始来到知府衙门办公。

    这一天余令第一个来,等炉子生好火的时候王辅臣也来了。

    当长安的钟声响起,衙门的人已经到齐了,衙门里全是红薯的香味。

    林御史把同知大印归还。

    等吴秀忠把茶水倒好送到每位大人的手里时,衙门的一天也就开始了。

    趁着大家喝茶的空隙,余令开始看汇总。

    这个活很简单。

    长安府管周边十四个县,饼状图和去年对比,哪里没做好就一目了然了。

    至于数据的真假余令没有时间去看,但这也并不代表余令不去查。

    权力需要监督。

    所有人虽然都捧着茶,却喝不出茶的滋味来,故作淡然之下,眼睛却是在偷偷的看着余令。

    在狠人面前没有人不怕。

    如今的这个狠人更狠了。

    先前的时候大家对余令还是稍稍有些抵触的,自从看到那“状元及第”的牌匾,大家就再也没了这个心思了。

    这是鼎甲。

    “非鼎甲不入内阁”是大明官场人人皆知的潜规则。

    不能赌余令入不入内阁,因为这么赌对所有人都没好处。

    得赌余令一定入内阁。

    只要余令入内阁,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都是聪明人,都知道什么是时势造英雄。

    如果真的造就了英雄,在座的各位就是余令最可靠的班底。

    “大家做的很不错,我替长安府的百姓谢谢大家,在今年咱们还是按照过往的计划走,今年会拿出更多的商税来犒赏诸位!”

    众人开始喝茶,茶水也变得有滋味起来。

    “户部文书出来了,朝廷开始征收辽饷,合共七厘,这个数字我昨日已经和两位御史商量了,一会他们来讲!”

    众人闻言一愣,觉得嘴里的茶怎么变得那么苦。

    余令当初清查贪官污吏的时候杀了不少人,追缴了不少的赃款。

    为了保证政务的运转,部分官吏上缴大量的赃款后既往不咎。

    这是余令当同知以来的第一笔大钱。

    余令在追缴了贪污的赃款之后就清查了知府衙门所有官吏的地产,全部登记了清楚。

    然后按照大明田赋的制度来交钱。

    他们的地多,这制度一来他们交的钱自然就多。

    若在以往他们一点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