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怀瑾和吴墨阳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

    吴墨阳在喊了那一句之后就睡了过去。

    余令走过去一看发烧了,掀开衣服一看伤口都化脓了!

    “瑾哥你们不是从京城来的吧!”

    苏怀瑾面对余令的时候还是有些愧疚的。

    所以那会进门的时候是吴墨阳说的第一句话来打招呼,而不是他。

    “令哥,先给阳哥治伤吧,我慢慢给你说!”

    余家忙碌了起来,明眼人都知道吴墨阳现在的状态很不对劲。

    救人是必须要做的,剩下的事情可以慢慢说。

    赵不器扛着吴墨阳去了大慈恩寺。

    不是说大慈恩寺的医术最好,而是大慈恩寺的苦心大师走的路最多。

    走的路多了难免有贼人,难免有打斗。

    所以,外伤他是最好的。

    医术也是弘扬佛法的一种,他先前去京城的时候就是用精湛的医术来换这一路的口粮。

    走一路打一路,然后再治一路。

    见多识广。

    余令这边给苏怀瑾弄吃的,这家伙瘦的都要脱相了,可见这一路过的是什么苦日子。

    比逃难的还惨。

    望着忙碌的余令,苏怀瑾忍不住吞咽着口水。

    “我不知道你饿了多久,但只要挨饿了第一顿肯定不能吃大鱼大肉,也不能猛吃,米粥,肉汤就很好!”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我当过乞丐你忘了,我不是说了么,我亲眼看到一个人因为饿久了,猛吃海塞把自己吃死的!”

    苏怀瑾低下了头,忽然道:

    “山君,咱大明在辽东输了……”

    “慢慢说,我听着呢!”

    在苏怀瑾的喃喃自语中余令明白了事情的经过,也知道他去了辽东。

    在正月初二从京城离开前往的辽东。

    他去的时候不是孤身一人。

    在初一拜年的这天他把京城的好友都叫上了,人数不多,都是去过归化城的那一帮子。

    众人一合计,觉得可以去见见世面就说走就走了。

    虽然余令说了很多次不可轻视建奴。

    可这群人不是余令,又正是敢打敢拼的年纪,他们和京城的那些官员一样,都认为建奴在四路大军围剿下一定土崩瓦解。

    于是这一群人在左侧北路马林那里挂职。

    要说这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