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画着杠杆的示意图,讲解矩,支点,省力费力的原理。

    台下,学子们埋头疾书,不时有人举手发问:“先生,若依此理,那蒸汽机活塞带动飞轮,是否可视为一种连续旋转的杠杆组合?”

    “问得好!这正是下次课我们要分析的曲柄连杆机构!”

    另一间教室,则弥漫着一种微酸而奇特的气味。

    这是“化学”课的实验室。

    实验台是石质的,上面摆放着琉璃烧杯,导管,陶罐,天平,以高度蒸馏酒为燃料的酒精灯,器具虽然简陋却也能用。

    随着一门门对寻常人堪称法术的小实验进行。

    学子们都会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瞪大了眼睛,又是敬畏又是兴奋。

    不过他们学的不是法术,而是“物质变化之理”。

    他们要记录反应现象,尝试配平简单的反应式,了解酸,碱,盐的初步概念,甚至学习如何提纯粗盐,制取碱液,鉴别矿物这些知识,直接关系到并州的军工,医药,纺织,冶炼等诸多行业的进步。

    晋阳的街道上,马车缓慢行驶着走向西河郡的方向。

    路过郡学时,马车的车帘被掀开一角,张显的目光注视着郡学门前所立着的一个石雕。

    代表无限可能得横8标志。

    教育是一切的基石,他的无限可能,就藏在遍布在并州各地或大或小的每一处学堂之中。

    扫盲的夜校也在持续,但比起思维相对固化的成人而言,这些孩子才是未来!

    “张候对学子总是格外的关注。”

    车厢里,一阵婉转的嗓音响起。

    张宁,并州镇抚使,黄巾安定的注脚之一。

    去岁冬,他派了三百多人护卫她去了趟太行山,跟一部分投了黑山贼的黄巾进行交涉。

    同时作为护卫头领的赵虎,也被派去了跟张牛角交谈。

    黑山贼并非严格统一的军队,而是多个武装势力的联合体,主要活跃在太行山脉的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郡的山谷中。

    “黑山贼”得名于太行山脉南端的黑山。

    在吸收了一部分黄巾后号称百万之众,但实际兵力在张显的估计中,最多也只有五万至十万之间。

    当然,这里说的是战兵,如果算上妇孺家眷,说不得就有他们号称的百万之众了。

    张显的目光自然不是那些什么战兵,山匪山贼的能力再强也就那样,他们不过是藏匿在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