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西洋,扬我大明国威于域外。”

    朱由检说着,指了指殿中屏风上那副巨大的《大明混一图》。

    “若不是他,我等如今又怎知,在这堪舆之内,天下竟有如此之大,万国来朝又是何等盛景。”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空旷的殿内回响,带着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哪怕不说这些先贤。”

    朱由检走回到高时明面前,目光温和地看着他。

    “就说你司礼监中,不是有一名叫刘若愚的秉笔么?”

    “朕听闻,他当年是因为感异梦而自宫,想必,他也是有他的志向的罢?”

    他鼓励地笑了笑,语气愈发亲近。

    “高伴伴,大可不必如此自馁。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志向听着太大,那便随便说说也行。再怎样,你总有自己想要做的事罢?”

    秋日午后的太阳照入殿中,打在朱由检脸上。

    淡金色的光芒衬托着,让他脸上的笑容,显得格外灿烂,温暖。

    高时明看着眼前这位不过十七岁的年轻君王,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他突然想起,小时候他刚净了身,在黑帘遮蔽的小屋中嚎哭时,好像……也是这秋末之时。

    老太监拍着他的背安慰他:

    “芽儿哟,莫哭,莫哭……”

    “进了宫,就有吃不完的白面馍了……”

    可是那时候的屋里面却半分阳光也透不进来。

    如今一晃到此,居然已是三十年了。

    高时明一时间呆住了,眼睛都有些发涩。

    朱由检也不催促,只是安静地看着他,脸上依旧带着那抹温和的笑意。

    聊聊心事嘛,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

    高时明只失神了片刻,便很快回过神来。

    他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压了下去。

    他本想开口说些“为陛下忠心耿耿,万死不辞”的场面话。

    可话到嘴边,看着新君那清澈真诚的眼神,他又直觉一般地觉得,这肯定不是陛下想要的答案。

    犹豫再三,他终究是长叹了一口气,放弃了那些虚浮的辞藻。

    “陛下……奴婢如今,确实没有什么志向了。”

    他决定有选择地说部分真话。

    “奴婢小时家贫,若真有过什么志向,或许……就是能顿顿吃上白粮罢了。”

    “后来侥幸进了宫,又想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