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中独树一帜的人,怎么可能是十恶不赦的奸贼?

    是他们……误会了这个年轻的太子詹事!

    最重要的是。

    他们忽然发现,他们也误会了当今皇上!

    从鄢懋卿的话中,他们怎会还不明白,这稷下学宫其实正是在皇上的授意之下设立?

    恐怕也正是为了能够办成此事。

    皇上才赐予了鄢懋卿一个宫园,才赋予了鄢懋卿堪比西厂的特权!

    若非如此,此事定难办成,定会遭遇莫大的阻力。

    因为这是一次了不得的革新。

    既是革新便一定会触动固有权贵的利益,便一定会引来铺天盖地的反对声音……

    第一项革新,便是选才!

    皇上登基之初实施新政,便曾大力整治选才制度,提倡三途并举。

    所谓“三途”并举,便是以科举、岁贡、荐举三种制度选拔人才,为朝廷选拔更多的可用之才。

    可是任谁都知道,科举有权贵高官利用权力舞弊,挤占天下寒士的名额。

    岁贡和荐举的权力更是直接掌握在权贵高官手中,甚至早已成了他们为自家子弟谋取功名利禄的重要途径,与天下寒士没有任何关系。

    在这种几乎被权贵垄断的制度之下,又能选出多少真正的可用之才?

    而如今一旦“稷下学宫”设立起来,在这“三途”之外,朝廷便又多了一个选才渠道

    ——自荐!

    天下的有识寒士,自此都有机会向皇上自荐,皆有发挥才能的机会。

    这无疑是在被权贵垄断的选才制度之上,强行撕开了一个口子,令一缕光明可以穿过层层黑暗,照出一片净土!

    第二项革新,则是言路!

    此前依大明祖制,言路重在御史与言官两途。

    却也早已不可避免的被各部上司干预掌控,甚至成了他们攻讦政敌的工具,毕竟御史与言官的前途,始终掌握在上司手中。

    如此一旦“稷下学宫”设立起来。

    便又多了“众议”一途,而且是直达天听的“众议”!

    这无疑是在这两条早已栓塞难通的言路上,又强行撕开了一个口子,打破了朝廷大臣欺上瞒下的两头糊弄!

    第三项革新,则是学术解禁!

    众所周知,先秦时期学术界出现的“百家争鸣”盛世,便是起源于“稷下学宫”的设立。

    诚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