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世子稳重点 >
    
推敲,反而落人口实。”

    甄庆急忙道:“臣可以保证,朱珍的供状句句属实,刘单仔细审问过,并无屈打成招。”

    赵孝骞缓缓道:“朱珍煽动两百余朝臣跪宫门,他的背后是何人出的主意?”

    “政事堂,参知政事李邵,尚书左丞洪韬。”

    赵孝骞皱了皱眉,这二人的名字很陌生,老实说,他不记得政事堂有这两号人。

    政事堂其实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官署,除了尚书左右仆射外,还有尚书左右丞,参知政事,中书侍郎,门下侍郎等等,官职和官员繁多。

    毕竟政事堂是大宋的权力中枢,偌大的国家,要让中央和地方官府正常运作起来,不是靠皇帝和几个宰相就能玩得转的。

    政事堂里这么多人,赵孝骞不可能每个人都记得住。至少甄庆说的这两人,赵孝骞是真没印象。

    “证据确凿吗?”赵孝骞问道。

    甄庆点头:“确凿,皇城司不仅拿到了朱珍亲笔画押的供状,也在他的府邸书房里搜出了一些证据,可以佐证朱珍一直受这二人指使,以前就干过不少贪墨和以权谋私之事。”

    “前日朱珍带头煽动两百余朝臣跪宫门请愿,也是受了参知政事李邵和尚书左丞洪韬的指使。”

    “此二人对官家设立监察府一事反对尤为激烈,大约是以前干过不少亏心事,监察府若建起来了,担心会翻出他们以前的旧账,于是铁了心要搅黄了它。”

    “所以他们便指使朱珍带头煽动朝臣跪宫门,妄图以人多势众逼官家妥协,放弃设立监察府。”

    赵孝骞长叹了口气,道:“很好,看来确实该拿政事堂开刀了……”

    “甄庆,传朕旨意,皇城司准备拿人。”

    “臣遵旨!”

    …………

    政事堂内,这几日气氛有些压抑。

    宰相们在跟皇帝较劲,这并不是轻松的活儿,大家都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尤其是章惇,更是忐忑不安。

    官家最近的一系列动作,看似处理的都是一桩桩偶发的事件,可实际上每一件事都是对政事堂的施压,并且前前后后发生的事,节奏都控制在官家手里,主动权也都在他手里。

    这场君臣暗地里的较量,政事堂已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是的,君臣目前表面上仍然维持着和睦亲切,这几日朝会照开,章惇照常在朝会上奏事。政事堂送进福宁殿的奏疏,赵孝骞也正常批阅。

    一切风平浪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